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成果推荐
当代中国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审视与批判

作者:孙洲 文章来源:《思想教育研究》2019年11期 时间:2020-03-29

摘要: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相较于传统历史虚无主义,呈现出三大不同症候:一是议题设置上强化生活化、大众化议题;二是虚无手法上惯用隐性化、中性化、感性化等软性方式;三是内容呈现上与景观媒介融为一体,并借助于网络平台隐蔽化、碎片化散播。虽然其在表象上更为含蓄和隐晦,但本质上的意识形态性并没有丝毫弱化。其沿着“虚无——颠覆——重构”的逻辑递进关系,以摧毁中国共产党人历史根基为逻辑起点,以瓦解执政合法性基石为逻辑展开,最终妄图达及资本主义制度普世化的逻辑归旨。因此,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对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展开系统批判,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策略,以期对其进行“整体解蔽”,从而捍卫历史的本真之貌。 

关键词:软性历史虚无主义 政治实质 应对策略 

作者简介:孙洲,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思想的总体性研究”(项目编号:17AKS019);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年度研究生专项研究项目“虚无改革开放的历史虚无主义研究”(项目编号:NNUMY18Y28)阶段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各界相继掀起了一阵揭露与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风潮,一时间,历史虚无主义失去了往日嚣张的气焰。但是,它并没有只静待被晒至干涸,而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地调整其所否定的具体对象与采取的现实策略。在此背景下,一种历史虚无主义的最新表现形态———“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或“隐性历史虚无主义”[1]在我国社会思想领域中悄然泛起,弥散于大众日常生活之中。它相较于传统的历史虚无主义,“潜隐性”和“迷惑性”更为强烈,“政治立场的意识形态性”和“社会危害性”也更为凸显。因此,我们需要对其成因、表征、实质和对策等进行深入探究,立场坚定地抵制和反对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捍卫历史的本真之貌。 

一、当代中国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之出场语境 

出场学认为,任何理论都不可能从“无”中而生,而是有独特的出场语境。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也并非“天降之物”,而是复杂出场背景下的时代产物。概言之,主要体现在以下三大方面。 

(一)现实语境:以退为进的策略应对 

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股极端错误的社会政治思潮,其主要矛头就是对党史、革命人物以及传统文化进行虚无,试图颠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立足于意识形态安全多次对抵御历史虚无主义问题作出重要指示,驳斥了诸多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论调,深刻阐述了英雄人物的历史评价、改革开放的历史定性等重大问题,为人们正确看待历史及历史虚无主义提供了根本坐标。与此同时,以学术界为代表的社会力量对历史虚无主义也做了大量批判工作。此外,国家亦从法律法规、仪式制度层面入手来震慑历史虚无主义,如制定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如此种种,使得传统的历史虚无主义已易为人们所辨识,它不敢再如以往一般露骨、直白、悍然发声。于是,它便一改往日之策———“以退为进”,即以一种更加委婉和隐晦的方式来传递虚无主义观点。 

(二)历史语境:意识形态的感性化转向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出场与当代意识形态从理性化形式向感性化形式的转向有着不容忽视的渊源关系。纸质媒介作为意识形态的传统载体日益没落,海量版的景观等视觉“影像”渐而成了镶嵌意识形态的新兴载体,这使得人们“要看”“想看”“乐看”的视觉影像通过阿尔都塞意义上的将个人质询为主体的方式,操纵了主体,使之变为“意识形态的动物”[2]18。由此,世界成了一个需要通过新媒体工具才能被发现与阐释的对象,理性的文字表达逐渐让位于感性的图像、符号、音乐表达。因此,意识形态趋向于以种种感性形式呈现于世人面前。在这一意识形态感性化转向的深刻背景下,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乘风而上”,利用感性化的认知方式,借助视觉文化图像等叙事法则,潜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而感性意识形态的卷席又进一步加剧了大众批判思维的弱化与浅表思维的强化,受众更愿意接纳符合直观体验与感知的思想观。“对‘经验’的直觉诉诸,因为它是无法否定的,所以它是绝对的……这样的直觉主义是当代教条主义最微妙、最流行的形式”[3]79。这让原本宏观和崇高的历史被过度肤浅化、娱乐化和碎片化,并加速了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泛起。 

(三)理论语境:虚无主义消亡的客观规律 

任何意识形态的消亡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现实根源尚未彻底清除基础上的“时消时涨”是意识形态发展的基本态势,也是其走向消亡末途的客观规律。马克思指出:“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通过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而只有通过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4]37。也就是说,意识形态并不是纯粹“精神的精神”,对其的消灭不能简单以“批判的武器”来加以揭露就可以完成,在根本上还需以“武器的批判”来打碎其存在的现实根基。因此,历史虚无主义的存在有其长期性的特点,在现实根基尚未被彻底打碎的情况下,又遭致主流意识形态的围剿和批判,它势必会想方设法改头换面、死灰复燃。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出场正是这种意识形态在实践发展中的历史之必然。从唯物辩证法的逻辑法则来看,历史虚无主义以“软性”的新形式出场,恰恰确证了其旧有“硬性”形式生命力的丧失。这意味着历史虚无主义在做最后的“垂死挣扎”,是走向灭亡前的“回光返照”。对此,我们也要有足够的自信,无论历史虚无主义如何演化,只要坚定地与之斗争,它终将会被历史所抛弃。 

二、当代中国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之多元症候 

变种后的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具备了与传统历史虚无主义所不同的“症候”,集中体现在议题设置、虚无手法和呈现内容等多个维度。 

(一)议题设置生活化:以生活之题吸大众之睛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之“软”的首要症候就是议题设置大众化、生活化。通过与生活中的相关问题相链接,进一步吸引眼球、获取关注,解构主流历史话题。具体而言,主要有两种类型。 

1. 迎合热点,制造“爆点”型。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往往利用热点时间和热点话题来制造噱头,妄图以所谓的“爆点”议题来扩散影响。一方面,在具有特定含义的关键时间节点,如党和国家的重大纪念日,集中制造议题来探讨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及其人物,以博取大众关注。另一方面,迎合社会热点话题,借助于“流量为王”的新媒体平台来大造声势。例如,小学生因课堂朗读《刘胡兰》一文而哭泣的视频引发公众关注后,有人便抓住时机,发散性地将议题引导至“刘胡兰是否应该走进中小学课堂”上,并蓄意传播其所炮制的《请刘胡兰离我的孩子远点》的家长来信,这封信经过网络空间发酵后,对革命英雄的形象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2. 以小见大,炒作“卖点”型。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为了迎合大众猎奇心理和日常思维,倾向于从日常生活细节或轶闻野史这类议题入手,并加以大肆炒作。一方面,贴合大众猎奇心理,以各种“戏说”的方式重新解读历史,使原本严肃和神圣的历史在追求新奇、恶搞的风气中荡然无存。另一方面,迎合大众日常思维,将议题设置“从直接构建否定主流历史观点的心理空间转为构建以日常经验和日常思维为主要内容的心理空间(常识空间)”[5]。通过对与普罗大众密切相关的日常生活议题的探讨,来吸引大众的参与,并进一步引导受众改变对相关史实已形成的看法。例如,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并不专注于毛泽东的政治和思想议题,而是从毛泽东的菜单、稿费、婚姻、住处、诗词和书法等生活琐事入手大做文章。这些与大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议题,受众往往具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直接实践经验,因而其兴趣感可以被迅速有效地激活。 

(二)虚无手法软性化:以软性之法遮硬性之体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之“软”的另一症候,就是虚无手法软性化、多样化。主要表现为以下3种。 

1.“隐而不显”的隐性化手法。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通常会利用一些含沙射影的语用策略和技巧,表达出超出话语表层意义的弦外之音,引诱受众丰富的联想和回味,从而对历史进行变相歪曲。一是以“语境暗示”的方式来否定历史。在特定语境中,暗示“是间接及物的,它与所指之间需要一个中介,这个中介就是读者的想象力”[6]。如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对雷锋精神事迹的研究中,通过对“雷锋有皮夹克、手表等高档行头”“十几万字的日记中没有一个错别字”等细节的暗示,来隐射说话者反讽雷锋事迹造假、绝不是艰苦朴素与乐于助人的偶像的意图。二是以“制造反差”的方式来割裂、否定历史。如对“两个三十年”进行评价时,有人就“褒”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来“贬”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或是“褒”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来“贬”改革开放前的历史,这样制造反差的目的,就是要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整体的历史进行割裂和消解。三是以“低级红高级黑”的方式来否定历史。在“抗战神剧”等影视作品中,这种“低级红高级黑”的手法屡见不鲜。抗日奇侠个个有如神功附体,弹指间鬼子灰飞烟灭。原本满是血与火的悲壮历史,俨然成了粗制滥造的偶像化剧情。 

2.“含糊其辞”的中性化手法。 

所谓中性化手法,即以抽象化的方式来混淆和虚无历史,要求“用抽象、普遍意义的人代替具体、从事特殊实践的人”[7],将资产阶级的抽象人性观应用于历史评价领域,扰乱人们对历史本貌的客观认知。一是主张用“人性论”对历史上的“千秋功罪”进行重新品鉴。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以“超乎阶级”的姿态要求把反动人物作为普通人来予以对待。乍一看,此种立足于“人本关怀”为某些历史受屈者而“抱打不平”的历史评价似乎言之凿凿,也并没有妄图颠倒善恶、混淆忠奸的不轨图谋。可是,这些脱离于唯物史观阶级立场之上的道德呼唤,导致的将是好坏不分、善恶难辨的混沌状态。这样一来,历史人物统统可以被改头换面、任意涂抹。二是“脱域”于特定历史时空场景,以所谓的“科学依据”作解剖历史的“手术刀”,使历史成了“想象的主体的想象活动”[8]153。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打着“科学”的旗号来抽象地评价具有特定背景的历史事件,借彰显价值中立的“科学”之手剥离了特定事件的历史基础,并由此模糊了是非、迷惑了大众。 

3.“以情动人”的感性化手法。 

在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时,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并非以客观的立场和态度来作全面的分析评价,而是极力呈现出反动人物“温情”和“感性”的一面,试图赢得和勾起受众的情感共鸣以消解对反动人物的负面印象。比如,有人深挖西北军阀马步芳、汉奸汪精卫等“历史罪人”身上的“文艺细胞”,给人一种“原来还有这种才能”的形象认知。马步芳因此成了“精通音律”的抗日大英雄,汪精卫更被塑造为性情浪漫的“诗词家”。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正是要调动受众的情感因子来美化“人民公敌”,借“以情动人”的手法在不知不觉中否定早已被公认的历史评价。其有选择性地彰显出反动人物“温情”之面孔,却对“历史罪人”罪恶之处只字不提或只一笔带过,背后显然带有昭然若揭或幽微隐晦的意识形态倾向。 

(三)内容呈现隐蔽化:以隐性之形散虚无之果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最后一大症候就是内容呈现隐蔽化、创新化。人类信息交流方式的巨大变革,促使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不断变幻自我,依附于种种信息载体和媒介之中,隐蔽地将其“虚无之果”播散于人世间。 

1.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与图像等景观媒介互交互融。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趋向于将观点嵌入于图像、视频、广告等景观媒介中,如以鬼畜视频、网络游戏、聊天表情包等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内容呈现,实现了与景观媒介的深度交融,更具备了以往单一文字所无法比拟的强大魅力和真实感。在当代场域中,图像等景观“表现为一种巨大的实证性,既无可争辩又难以企及。它所说的无非就是‘出现的就是好东西,好东西就会出现’。”[9]6在景观幻象的逻辑作用下,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能够极大地唤起人的兴趣,并以巨大的实证性在不知不觉中对人们的意识产生重大影响。人们在图像景观的视觉体验中享受着身体上的“快感”,同时也在无形中接纳了图像中的历史“真相”。它让人在视觉陶醉中忘记了对背后历史本身的尊重,更可怕的是,它让人以为图像中的历史才是比“真实”还要真实的“超真实”。 

2.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借助于网络新媒体平台隐蔽散播。 

一方面,人们在海量信息的网络中犹如“乱花渐欲迷人眼”,难以时刻保持对不同信息的理性识别和甄选,也“无法精准地判断某些信息的来源及这种来源背后的动机”[10]。尤其是在网络“大V”等意见领袖有意无意推动下,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栖身其中,悄无声息地就在互联网掀起了一股乱史逆流。网络媒介还使得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能以空前的规模进行流通,只要它一经出场,就会迅速蔓延至社会的每个角落,快速“攻城拔寨”,形成强大而复杂的社会舆论。另一方面,文化快餐方式成为网络场域中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浅尝辄止,排斥深度、重视‘指尖传递’,已然形成网络快餐文化之要素。”[11]为了迎合互联网平台用户碎片化、娱乐化的阅读习惯,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搭乘文化消费主义的便车将历史恶搞化、妖魔化、解构化,随意裁剪拼贴宏大的历史叙事,制作成一系列短小精悍且“趣味盎然”的小视频、图片、表情包等在各大网络平台肆意传播,这使得拥有浅阅读“惯习”的人们很难作出正确辨别。 

三、当代中国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滥觞之政治实质 

虽然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在表象上更为含蓄和隐晦,但其本质上并没有丝毫弱化或改变,正如有学者所言:“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是形而上学的鼓吹手,其目的就是扰乱人心、混淆人们的价值认知和制造思想混乱”[12]。其沿着“虚无———颠覆———重构”的逻辑递进关系,最终妄图达及资本主义制度普世化的逻辑归旨。 

(一)虚无历史:摧毁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根基 

一个没有历史根基的民族或国家,往往会因缺失历史认同,缺少价值共识而最终被历史所淘汰。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正是从“虚无历史”,进而“虚无一切”的逻辑起点出发,试图斩断历史延续的脉络,摧毁主流意识形态凝聚人心的根基。一是虚无历史事实。在历史认识论上,其借口历史认识中无法摒弃的主观因素,否认对历史的客观认识,甚至对历史本身的存在都抱有怀疑的态度。由此,现代人成了“过去”的孤儿,“虚无感”取缔了历史的“厚重感”。二是虚无历史价值。以“抽象的人”为历史的前提,以“想象和思辨”为人物评价的标准,这不可避免地加剧了其对事实的虚无滑向对价值的虚无,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人们昔日一贯遵从的善与恶、真理与谬误等价值界限统统被打破,人类社会赖以立足的伦理根基被瓦解。三是虚无历史本质和规律。其沉溺于在观念中把握历史进程,以主观性揭示一般规律。这样,历史的本质和规律成了纯粹意志的发展运动。随着历史事实与历史价值,历史本质和规律的逐渐消亡,历史本身就被彻底抛弃到了垃圾堆中。而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若是缺失了历史这一根基,就如无源之水,注定油尽灯枯。 

(二)颠覆历史:瓦解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石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看似“能指”十分宽泛,一切历史都遭致虚无,但是其“所指”却十分明确,那就是瓦解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石,以颠覆历史的方式来颠覆我国的政治方向、基本道路和根本制度。一是怀疑历史知识的客观存在,认为一切历史判断都是主观和相对的,因而历史就成了其随意颠倒的政治工具。将矛头直指国史、党史、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史,想方设法为野史“正名”。二是与后现代主义耦合的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摒弃“本质”和“真理”等追求,提倡绝对多元主义和差异性,对娱乐性与消遣性趋之若鹜。在这股呼声中,革命领袖或英雄人物被讥笑和调侃,而早为历史所定论的叛徒、汉奸、统治者被赞颂和讴歌,其目的就是要将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伟大历史人物形象,在嘲弄和胡编乱造中灰飞烟灭。三是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以历史选择论为根本指导,诋毁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将其歪曲为机械决定论和历史宿命论,然后批判摒弃之。由此,虚无主义者便可随意选择历史主体、道路以及目标。那样,社会主义的道路、制度、方向,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统统都将成为被颠覆的对象。 

(三)重构历史:实现资本主义制度的普世化和永恒化 

以西方价值重构东方历史,进而实现资本主义制度的普世化和永恒化是虚无主义者们妄图达及的逻辑归旨。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者固守“西方中心主义历史观”,以西方的文化观和价值观为标尺来衡量中国的近现代历史发展历程和发展成果,简单地否定中华文明和政治观念,从而推论出“黄色文明没落论”“社会主义衰败论”等错误观点。他们将中国文化和价值与现代化相对立,将西方文化和价值与现代化相挂钩,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只会牵绊住现代化的步伐,而西方文化和价值才是实现现代化的最佳选择。其实质就是把现代化等同于西化,把西方文化、西方价值、西方模式视为人类发展出路的唯一形式。由此,我们可以清楚看到,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沿着“虚无——颠覆———重构”历史的逻辑主线,试图一步步引导中国走向“西方中心论”的终极陷阱。这根本上就是要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代之以“政党轮替”的民主体制;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的根基,代之以“普世价值”的民主理念;祛除中华文明的特殊价值,代之以“西方文明”的永恒化和普世化。一言以蔽之,就是全盘西化。 

四、应对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现实举措 

面对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悄然袭来,我们必须头脑清醒,立场坚定,举措强硬,多向度筑牢抵御虚无主义思潮的牢固防线。具体而言,包含以下三大方面。 

(一)增强鉴别力和批判力,清除虚无主义的存植空间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之所以能够大行其道于社会领域中,就在于社会对其鉴别和批判尚且不足,而民众对历史本身又缺少了解、缺乏系统完整的认知,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存植空间还远未被清除。拒斥和超越这股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首先需要拿起“批判的武器”对其展开系统批判,从学理上深度解构它,直击其“阿基里斯之踵”。 

1. 学术界、舆论界要加强研判,揭示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貌。 

学术界应组织专门力量对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进行研究和批判,从学理上深度剖析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根源、表征和危害等问题,针对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新观点、新特点、新样态进行精准分析、即时揭露和有效回击,提升民众对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鉴别力和免疫力。尤其是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在图像、音乐、视频、符号等新领域大肆繁殖,以往单一的学科视野难以辨析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貌,往往会陷入“片面的深刻”或“深刻的片面”之窠臼,无法达成对其“整体解蔽”。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具有更为综合的多学科意识和整体性视野来进行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研判工作,打破对其批判的“学科壁垒”和“视域偏好”,最终让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无处藏身、原形毕露。 

2. 大力开展党史国史的教育,清除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存植空间。 

一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创新党史国史教育内容的供给。党史国史教育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多产出形式新颖和内容深刻兼具的历史书籍、影视作品等,以民众喜闻乐见的“软性”形式来传输正确历史观、普及历史史实。二是要将“四个自信”贯穿于党史国史的教育全过程。历史是“四个自信”的重要源泉,“四个自信”也是历史教育最终的落脚点。党史国史教育既要立足于呈现历史真貌、勾画历史人物,也要引导民众树立自信之姿态,培育自信之灵魂。三是要创新党史国史教育的方式方法,增强其教育效果。党史国史教育需要进一步创新“互联网+国史党史”的教育传播手段,占领互联网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高地。 

(二)聚焦社会现实问题,凸显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之所以变换形式在当代中国不断泛起,还要归结为对现实问题、现实矛盾和运动的某种折射与反思。因此,我们不仅需要从理论上打牢唯物史观的基石,而且需要在实践中聚焦解决社会重大问题,不断夯实经济基础,凸显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一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大力发展生产力。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之所以秉持“西方中心主义历史观”,就在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近百年的历史中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吸引到一大批虚无主义者的追随。邓小平指出,“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13]只有夯实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物质根基,才能使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在事实面前不攻自破。二是更加重视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最终目的,提升民众幸福感。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者以利己主义为本,以抽象人道主义为根,以私欲的满足为评判历史的法则,脱离特定社会历史条件来片面断定功过是非。因此,凸显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还要更加关怀到民众幸福感的提升。三是及时回应解决社会大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强化国家认同感。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常假借改革开放进程中出现的一系列诸如贪污腐败、道德滑坡、生态危机等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反思,实则往往夹杂着“私货”,试图否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客观成就。因此,聚焦社会现实问题,需要对社会大众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及时回应并予以解决,提升政府形象,增强民众信任,强化国家认同,扫清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市场的需求。 

(三)加强网络阵地管理,完善信息传播的法制建设 

加强网络阵地管理,完善信息传播法制化建设,是防范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卷土重来的根本之策。一是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形式多样、内容隐蔽,一般的技术手段难以有效对其进行甄别和治理。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强大的5G、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建立更为高效科学的网络舆情研判、分析、监测体系。二是要依法严管网络空间中出现的软性历史虚无主义错误言论,形成有效的震慑作用。要对微博、微信、贴吧等网络公众平台进行重点专项的监管和整治,对于公然挑衅我国法律威严,肆意兜售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网上言论,必须严加处置、责令整改,必要时采取法律手段来对相关平台与责任人加以惩戒,形成威慑。三是要推进网络信息传播的法制化建设进程,使打击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有法可依。网络空间自由的前提是“规则、制度、道义和法律,这是‘戴着镣铐式的自由’。”[2]264要与时俱进地完善网络信息传播的法律法规,在有法可依的前提下,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更加风清气正、健康运行,让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在法律武器的围堵下无地容身、自我灭亡。 

参考文献: 

[1]董学文.揭一揭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真实面目[J].红旗文稿,2018,(16). 

[2]张志丹.意识形态功能提升新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英]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M].华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4]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5]王哲.基于心理空间理论的历史虚无主义叙事策略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9,(2). 

[6]黄晞耘.潜对话的语境、暗示与心理张力[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 

[7]张蕊,张志丹.揭开“幽蔽的面纱”:文艺领域中的历史虚无主义批判[J].理论导刊,2019,(2).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9][法]居伊·德波.景观社会[M].张新木,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 

[10]陈清,刘珂.自媒体时代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的特点、危害及对策[J].广西社会科学,2016,(3). 

[11]廖海花.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路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5). 

[12]杨全海.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与危害[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8,(6). 

[1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相关链接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 政治学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 邮编:10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