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聚焦
问樊纲:出了车祸先救人还是先“论理”?

作者:拓荒者 时间:2006-08-15
吴敬琏说:什么是坏的市场经济?什么是好的市场经济?经济学家们因此提出了法治问题——好的市场经济应当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之上,是‘法治的市场经济’。”而樊纲则说不太同意所谓“好市场”、“坏市场”的观点。市场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在市场的前提下,一个较好的经济与不好的经济的差别,其实是在于社会是不是在市场之外又建立了一些其他的制度来校正市场的问题。比如法制,比如以机会平等以至收入均等为目的的社会福利制度。*邓小平说市场经济这个东西是一个资源如何调动它、使用它、利用它的一个方法、一个工具。

三个人说得不一样,主流对市场经济的看法我称之为“好坏说”,邓公对市场经济的看法我理解为“工具说”。当然“吴市场”与樊纲可以辫论,可是邓公离我们而去是不可能参与讨论的。

主流们的市场经济“好坏说”之争已公开且明朗化的背景是两级分化继续拉大的现实。争论的要害无非是贫富差距的责任是好的市场还是坏的市场所为,而樊纲持反对意见。有争论的必要吗?没有!当发生车祸时是先救人,还是先“论理”?恐怕小学生都知道先救人的道理,到了主流精英学者那里变得是如此地不重要。原因何在?我们跳出他二人市场经济“好坏说”之争的“圈子”会发现:其共同点是吴市场认为“坏市场”导致贫富分化在于缺少法治,于是他先知先觉的提出:好的市场经济应当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之上,是“法治的市场经济”。其实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并非是他的天才发现,稍有法律常识者早就已提出并呼吁。而樊纲认为:市场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在市场的前提下,一个较好的经济与不好的经济的差别,其实是在于社会是不是在市场之外又建立了一些其他的制度来校正市场的问题。比如法制,比如以机会平等以至收入均等为目的的社会福利制度。经樊纲这么一说他们的“争论”达成了不谋而合的“共识”。就是说无论市场经济有无好坏之争,导致的贫富差距是没有“在市场之外建立”法制。言下之意,责任在共产党了。

回头再细品邓公对市场经济的“工具说”。工具是由人来操作使用的。作为生产工具的菜刀,好的厨师或家庭主妇可做出美味佳家肴,而犯罪人可以此刀行凶杀人是常理。邓公这里强调指出的是使用工具的人!问题不在市场经济本身这个工具的“好坏”,而在于使用工具的人是持刀行凶杀人,还是做出美味佳肴供人食用。这是市场经济好坏说的吴敬琏和樊纲所极力回避的要害——借市场经济之车向资本主义前进。还是张维迎坦诚:市场经济改革“打左灯向右转”!

要我说主流中无论是在台上握有一定权力者,还是未在其位的学者,在胡锦涛改革中国愿意借鉴外国的经验,但不会照搬外国政治制度的模式和温家宝改革是为了工人,改革要依靠工人。特别是胡锦涛6.30党建85周年讲话之后的今天,是该猛醒的时侯了。邓公早就讲了在中国搞资本主义行不通,但你们就是不听怪谁呀!是顶天立地的共产党员吗,先别忙着推卸责任而应面对贫富差距拿出个方案来解决中国的问题。改革近30年的历程证明,既便你们放弃了搞资本主义的“信仰”单凭少数经济主流精英的知识深度和知识面,根本无法完成和谐改革的历史使命。放大了说,改革不再是经济学家的“一家之言”的“个人独唱”。她应当是有哲学、党史学、历史学、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家、中外经济史学、法学、等各门相关学科专家同聚一堂的“大合唱”。

这个“大合唱”的指挥者唯有中国共产党。这个“大合唱”的主旋律是马列主义中国化的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大合唱”的歌词是社会主义以工农民众利益为基础的和谐改革,“大合唱”的开篇章是重中之中的三农问题的深化解决,评委席上就坐的是勤劳勇敢百折不饶的13亿中国人民,这就是我们中国人所要的真民主而区别于国外的“民主”!(2006-7-5-18:46分)

*国际金融报2006年07月04日<<樊纲:不存在什么'好市场''坏市场'>>

相关链接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 政治学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 邮编:10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