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聚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并列提出的重大价值

作者:内蒙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文章来源:《红旗文稿》 2016年第18期 时间:2016-09-26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把“文化自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并对文化自信的基本构成、重要地位和重大价值作出精辟论断。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创新,必将为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提升中国文化的软实力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四个自信”并列提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观点的创新发展。科学社会主义是理论、运动和制度的统一,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我们党逐步将这一基本观点转化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的认识。2011年,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首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从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概括。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并首次提出全党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者统一”到“三个自信”提出,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执着追求和执政自信,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2016年6月28日,在中央政治局第33次集体学习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把上任以来反复强调的文化自信与“三个自信”并列提出,要求全党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紧接着,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他深入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内涵及其关系。从以上对科学社会主义内涵的认识历程可以看出: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政党对社会主义内涵的认识是建立在“三者统一”基础上的,尽管我们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实现了由一般规律到特殊规律认识的深化,实现了由 “三者统一”到“三个自信”的拓展,但总体上讲,以往的认识还是局限于“三者统一”的大框架内的。而“四个自信”一并提出突破了这一逻辑框架,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重大突破,也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内涵具有原创性的重大突破。

  “四个自信”并列提出,为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打开了广阔的空间。由于我们以往的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主要在道路、理论、制度的框架内进行,因而在对接社会主义与中国文化研究上显得不足,进而对相关领域的许多深层次问题至今缺乏有说服力的解答。比如,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西方产生的科学思想,为什么能够在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东方大国生根开花结果?为什么能够长期成为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这当然是有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和深厚文化土壤的,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应当具有一定的内在契合性。那么这种内在的契合性,是因为中国没有像西方或其他东方国家那样的具有统治力的宗教文化,而马克思主义能够弥补中国需要的这种“空间”吗?还是因为中国的讲仁爱、重民生、守诚信、尚和合、求大同、兼容并蓄等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呢?对此,以往我们的研究是不够的,处于“两张皮”的隔层状态,还有待突破。事实上,就中国社会而言,一旦打开这样的思考空间,必将会迎来这方面研究的根本性突破,也必将更为有力地回击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去马克思主义化”等等错误思潮,有力地提升中国话语构建和走向世界的底气和能力。因此,习近平总书记一并提出“四个自信”,其首要价值就在于超越了对社会主义内涵认识的传统思维定式,进而为我们深入破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基因,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打开了一个广阔的新天地。

  “四个自信”并列提出,将对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产生深远影响。任何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总是以时代发展和社会实践为支撑的。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提出“三个自信”、拓展到“四个自信”,一方面源于中国近7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8年的成功实践,使我们党、我们国家和我们中华民族具有了当今的自信。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另一方面来自于我国发展的迫切需要。经过近70年发展,我国已经站在了由世界大国成为世界强国新的历史起点上。从以往的历史经验看,任何一个国家要完成迈向现代化强国的历史转型,不仅需要正确道路的选择和雄厚经济实力的支撑,还必须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而文化软实力中最为核心的要素就是民族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正是这种源远流长的深层次的精神追求,才使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始终保持了多民族统一的中华文明,才使我们党领导各族人民创造了近现代中国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当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当代中国追求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不是近代以前的中华民族的历史辉煌,也不是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那样的资本主义现代文明,而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越是崇高、越是伟大,就越需要文化自信,进而也对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提出更高更为迫切的时代要求:既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又要立足中国实际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有机融合。在这里,之所以突出强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融合,一方面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引领我们不断前行的精神旗帜,如果丢掉这个旗帜,就会迷失方向;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如果丢掉了这个“根”和“魂”,就会割断自己的精神命脉。唯有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进一步增强当代中国人民的骨气、底气和软实力。另一方面是因为,实现这样的有机融合并不容易。马克思主义毕竟是诞生在西方的文化土壤,要从“西方文化”形态转化为“中国文化”形态,就必然有一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问题。而以往我们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过程中,更多地致力于以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引领中国实践,而从文化深层次上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有机融合还用功不足,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上的一个薄弱环节。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离不开大众参与,大众参与度越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程度就会越深入。而要实现更多大众参与,既需要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中国化转换,也需要对传统优秀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更需要立足中国实践和时代发展需要推进两者的有机融合。这是当代中国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推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新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在中国迈向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一并提出,契合了当代中国整体转型升级对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时代要求,必将为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重大引领和支撑作用。

  (执笔人:蔡常青)

相关链接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 政治学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 邮编:10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