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聚焦
积极探索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作者: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文章来源:《求是》2017/9 时间:2017-05-05

  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的重大任务,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江苏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视察江苏时提出的“要在扎实做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开启基本率先实现现代化新征程这篇大文章”的要求,把创新社会治理作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方面,努力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聚力创新、聚焦富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筑稳固的社会基础。

  一、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和现实的迫切要求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是对传统社会管理思维理念和体制机制的拓展和提升。“全民共建”是指社会治理的主体是广泛、多元的,要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优化整合多元主体的力量,让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人民群众等主体都在党的领导下参与社会治理。这就要求要改变过去把政府作为单一治理主体的传统思维,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让广大人民群众和其他主体在不同领域都能通过制度化渠道有序参与社会治理。“全民共享”,是我们党的宗旨和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意味着治理不是为了少数人,而是为全体人民服务,不断增加公共服务供给,维护社会稳定,构建良好社会秩序,使所有参与社会治理的主体都有更多的获得感。总之,全民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彰显出治理目标为了人民、治理活动依靠人民、治理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鲜明特质。

  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再到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提出,既反映出我们党对社会治理的认识不断走向成熟,也蕴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社会治理实践的新要求。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从本质上要求全民共建、全民共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以人民为主体的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原理。只有坚持这一基本原理,才能把握历史前进的基本规律;只有按照这个历史规律办事,才能无往而不胜。社会治理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既要依靠人民群众参与共建,也要回应人民群众期待,使全体人民都能得到实惠。对于社会治理而言,共享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对社会建设的目标定位和本质要求。另一方面,社会治理的新形势要求全民共建、全民共享。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推进,特别是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各种矛盾纠纷不断增加,并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量大面广的特点,社会治理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这种情况下,无论是政府、市场还是个人、社会组织,都不可能依靠单方面的力量来解决所面临的复杂问题。有效应对举措就是主动适应新形势,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坚持多方参与、合作共享、风险共担,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治理格局。

  二、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江苏探索 

  将政府主导与社会协同和群众参与结合起来,将硬件建设与软件提升结合起来,将共建的治理过程与共享的治理目标结合起来,培育多元化的治理主体、构建科学化的治理机制、抓牢聚焦富民的治理工具,是江苏在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中的积极探索。

  培育多元化的治理主体。江苏着力激发包括政府在内的公共机构、企业、社会组织、基层组织、群众等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推动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鼓励引导群众和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切实构建联动、融合的多元主体共治机制。以社会组织为例,全省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共有80107个,登记总量全国领先。这些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较好发挥了拾遗补缺的重要作用。但是,激发多元治理主体并不意味着各主体的地位和作用完全等同。其中,党委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政府发挥组织实施、督促检查的主导作用,其他主体协同参与。比如,在社区治理中,着力健全完善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居(村)委会为主导,居民为主体,业委会、居(村)务监督机构、集体经济组织、社区社会组织、物业公司、群众团体等共同参与的社区治理架构,初步形成了多元共治的良好格局。

  构建科学化的治理机制。近年来,江苏着力于体制机制创新,形成有效的制度保障,推动社会治理不断迈上新台阶。一是建立重大事务全民参与的全链条机制。对于涉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把群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集体讨论决定作为法定环节,确保重大公共事务决策机制程序合理、过程透明、责任清晰。即使在社区治理这一微观领域,也通过社区议事园、村级人代会等载体,坚持涉及居民利益的重大事项民管民议民定。二是建立政府主导与社会协同的互动机制。努力探索并积极推广以“两份清单”“一份协议”“双项评估”为主要内容的“政社互动”治理模式,并获中央有关部门肯定。三是建立系统整合、放管结合、转变职能的全网络机制。将社会治理与服务型政府建设、简政放权有机结合起来,按照“建立5张清单、搭建1个平台、推进7项相关改革”的总体架构,明晰行政审批事项清单、行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专项资金清单和行政事业性收费清单,向放权让利要治理效益。在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权改革试点工作中,设立全国第一家县级和地级市行政审批局,通过实施相对集中审批和综合执法,逐步做到一份清单管边界、一枚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一个平台管信用、一个号码管服务,努力构建简约、阳光、便民、高效的现代治理模式。

  抓牢聚焦富民的治理工具。近年来,江苏千方百计加快富民步伐,下大力气解决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治理难题,让群众得到实惠,过上好日子。一是坚持富口袋。把民生需求与治理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民生建设中灵活嵌入治理活动。江苏特色村镇很多。开发利用这一宝贵资源,既是实现富民的有力抓手,也是展现基层治理风貌、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重要载体。因此,江苏充分利用独特的地域风貌、乡土民俗、历史遗存、传统工艺、舌尖美食等资源,着力打造一批特色小镇,在带动居民致富的同时实现治理水平的提升。二是坚持富脑袋。在社会治理过程中,注重文化涵养,坚持富口袋与富脑袋并进。牢牢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努力构筑思想文化建设高地、道德风尚建设高地,推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开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微慈善”“微公益”等群众性互助互济活动,大力弘扬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风尚等等,都为社会治理注入了不竭动力之源。

  三、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基本经验 

  江苏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富有自身特色,取得了显著成效。总结其实践探索,可以概括出以下经验。

  注重理念引领。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治理实践都是由一定的治理理念引领的。治理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治理成效乃至成败。面对“两聚一高”的战略部署,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新机遇和新矛盾新挑战,江苏清醒认识到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性,并把推动社会治理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作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课题。理念革新所带来的变化是明显的。一是治理思路逐渐理清。江苏认识到治理不能再用过去“统”和“管”的办法,要坚持“放权”“激活”,但并不是一放了之,而是要坚持“放、管、服”的有机融合,实现放得活,管得住,服务得好。二是坚持群众参与,不断提高群众获得感。全民参与、共建共享成为社会治理的关键词。坚持共享治理,就必须坚持治理为了人民、治理依靠人民、治理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有效的制度安排,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的获得感。无论是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体制机制,还是创新治理模式,拓展方式方法,江苏都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社会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根本的利益问题。

  注重内涵建设。社会治理是慢工出细活,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实打实地干。江苏不追求轰轰烈烈,不搞花架子,沉下心做实事。把人本、服务、共享、创新等要素渗透到社会治理的各个领域,从理念更新、体制架构、方式方法、技术手段等方面,踏踏实实地把社会治理做实做细做精,丰富社会治理的内涵,增添社会治理的韵味。比如,在城市治理过程中,充分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尊重自然生态环境、尊重历史文化传承、尊重群众诉求,不搞“面子工程”,注重“里子”建设,让城市有内涵有品位、有魅力有活力。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也是如此,努力构筑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公益性志愿互助服务和商业性便民利民服务相互衔接的公共服务体系,打好“硬件提升、软件提质、减负增效”组合拳,打通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积极推动公共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

  注重问题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不回避问题、敢于正视问题,才会有的放矢地去解决问题。江苏从解决“痛点”入手,瞄准问题去、追着问题走、解决问题回,在破解治理难题中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比如,针对土地资源少、环境容量小等问题,引导城市治理坚持走节约紧凑、绿色发展的路子,统筹“地、水、绿、文、美、产、居”多种要素功能,推动大中小城市特色发展。在社区治理中,针对传统社区建设无人参与、无平台参与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把城乡和谐社区建设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把政社互动等工作列为省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和省政府百项考核指标。在一系列举措的有力推动下,全省和谐社区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全省创建的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县数量均位列全国第一。实践证明,带着问题来、朝着解决问题去的治理策略让全省社会治理水平实现了稳步提升。

  (执笔:陈 朋)

相关链接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 政治学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 邮编:10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