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阅读文章
略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兼评《走近马克思》
作者:贠杰    文章来源:  
    最近,复旦大学陈学明等的新著《走近马克思》,在学术界引起了较大反响和关注。究其原因,除了对其研究内容本身的兴趣外,还在于如书中所评介的几位西方学者一样,他们敢于在马克思主义遭受怀疑和冷落的情况下,发出自己充满责任感与使命感的呼唤和呐喊。苏东剧变后,当一批“马克思主义者”远离马克思主义的时候,当诸多如福山一类西方学者高唱“历史的终结”的时候,在同样把“马克思主义”视为幽灵的一些国度,一批西方知名学者和思想家却扛起了捍卫马克思主义的大旗,冲向了维护马克思主义的论战前沿。诚然,正如《走近马克思》所评述的那样,这些学者由于立场和分析角度的不同,相互之间的观点也大相径庭,而且其中许多内容和结论是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所难以接受的。但是,他们从不同的方面共同走近马克思主义这一事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迪和思考。

    一、社会环境的新变化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一个幽灵,一个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的上空游荡。”①它形象地反映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时代共产主义学说和运动的影响,以及旧势力统治下的欧洲对马克思主义的恐惧和仇视。自《共产党宣言》发表后,随着欧洲工人运动的高涨,无数马克思主义者的不懈努力和艰苦卓绝的奋斗,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广泛传播。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使马克思主义的理想第一次付诸于实践,它的成功不仅使俄国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首先摆脱了长期受奴役、受压迫的社会地位,走上了自身解放的新道路,而且用事实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从而使社会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和巨大的吸引力,并由此翻开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篇章。此后,东欧、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纷纷成立,更是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推向了新的高潮,书写和创造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性辉煌。

    与马克思、恩格斯时代相比,20世纪后期以来的人类社会生活环境和国际环境发生了重大而复杂的变化。《走近马克思》所评介的美国学者詹姆逊认为,资本主义进入了后现代时期,确实出现了与以蒸汽机、钢铁业等为代表的工业化时期不同的新特点。这些新特点包括:原子能、控制论和信息技术时代的开始,旧殖民地体系的崩溃,等等。代之而起的新形式是庞大的跨国公司的出现,它们多附属于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三大核心:美国、日本和欧洲,从而形成了当代资本主义的全球化体系格局。所以,资本主义后现代阶段的扩展所采取的主要形式,不是地理性的剥削和区域性的扩张,而是用商品及超地理、超空间的信息技术进行资本和意识形态的全球渗透与扩张。②在此基础上,詹姆逊把当代社会的新特点概括为“普遍的商品化”、“消费主义”、“全球化”与“信息化”等内容。③法国著名思想家德里达同样承认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和新特点,并进一步指出了它们所导致的一些社会后果,如大众传媒文化的迅猛发展和全球化对传统政治结构的冲击与影响,等等。他指出,由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和新特点,使传统意义上的政治结构“从根本上无法适应新的—电视技术传媒—公共空间、政治生活、民主政治以及它们所要求的代表制(既有议会的,也有非议会的)的新模式的形势。”④

    20世纪后期以来的社会现实表明,上述这些因素在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所产生的影响是长远而深刻的。在这种变化过程中,资本自身因技术革新转而开辟全新的商品市场,作为劳动者的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意识形态的界限,也相对趋于模糊且关系变得更为复杂,加之统治阶级针对自身矛盾所做出的一些变革,使整个资本主义体制在短期内似乎渡过了马克思所预言的危机,从而表现出一定的发展活力。也正因为如此,无论在东方国家还是在西方社会,“马克思主义过时论”都存在着某种滋生的土壤,而且随着苏东剧变和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逐渐蔓延和扩展。

    那么,马克思主义是否过时了呢?无可否认,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处时代与当代的社会环境存在着巨大的差别。但是,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其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并未因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因为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来没有把他们当时所处时代的具体社会环境,作为其理论体系的永恒基础,而是以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基本矛盾和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为基础;他们也从来没有把设想和描述未来社会,包括共产主义社会的具体细节作为自己理论体系的既定前提,即使涉及这方面内容,他们也是以发展的、变革的眼光来对待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活着的时候就警告后人不要把自己的学说当作教条,而应根据实践不断地加以推进和发展。如同他们自己所说,“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共产党宣言》中所说,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⑤

    所以,资本主义存在方式和形式的发展变化,不会影响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矛盾分析的真理性。只要资本主义及其矛盾运动仍然存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和批判精神就没有过时,也不会过时。恰恰相反,资本主义矛盾运动具体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在不断地促使马克思主义继续向前发展,更具活力和生命力。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特性

    在马克思主义浩大的理论体系中,反映其核心基础和精神实质的那些内容,包括历史唯物主义、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劳动价值学说、剩余价值论,以及关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和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等诸多方面的论述,充分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深刻地反映和代表了最广大劳动者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因而具有无可辩驳的科学性和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不仅体现于其揭示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一系列具体结论上,而且也表现在其理论的严密和完整的逻辑体系方面。例如,马克思通过分析人们对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不同,把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划分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又通过对雇佣劳动和剩余价值的分析,深刻反映了这两大阶级之间隐藏在劳动买卖关系下的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和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由此揭示出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结构及其运动规律,阐明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内在逻辑,无可辩驳地论证了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从而最终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和变革方向。在这种分析和论证过程中,马克思将其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结构严谨、逻辑严密的体系,共同筑就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大厦。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革命性和科学性不是彼此孤立、相互分割的,而是完全一致、互相统一的。

    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性与其科学性也是统一的。我们今天在中国建设和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基本特征分析的科学性的否定,而是因为我们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不具备完全实现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即合格的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发展基础和条件。因此,我们应该不断解决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新矛盾,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旺盛的活力和生命力。

    总之,只要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这一基本前提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的存在和发展就具有它的必然性;只要世界仍处于资本主义的剥削和统治之下这一基本状况仍然未变,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分析和批判就仍有其现实意义,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预见就仍有其历史价值。关键在于我们必须在实践中坚持和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并根据具体环境和历史条件的变化,正确地运用和实践马克思主义,脚踏实地把我们今天的事情做好,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逐步创造条件。

    三、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始终是马克思主义者的历史任务;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又是摆在每一个马克思主义研究者面前的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如何继承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前述几位学者的基本观点是大致相同的,即应该有选择的继承。在这方面,法国的解构主义学者德里达倾注的笔墨较多。他指出,就对付和改变今天这个世界而言,马克思主义的“原有框架”“既是必不可少又是不够充分的”⑥。所以,解决现实问题必须从马克思主义出发,但又不能仅仅局限于其现存的结论。按照德里达的观点,继承马克思主义的遗产,必须忠实于马克思的原义,但这还不够,还应对其遗产进行消化、吸收和发展,进而进行有选择的继承。事实上,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所宣扬和倡导的“扬弃”精神。此外,德里达在谈到继承的形式问题时特别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既不应是宗教式的和神话式的,也不应是民族主义式的。⑦作为一位西方学者,德里达提出的继承马克思主义应避免将其教条化、神圣化的告诫发人深省,它从一个侧面体现和反映了苏东剧变后,整个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继承方法的重新审视和检讨。

    扬弃,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的核心内容和基本思想。今天对这个问题的反思和重视,从一个方面体现了对真正马克思主义精神的追随和尊崇。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88年的再版序言中,关于他和马克思的某些分析和判断有可能过时,以及应发展地看待他们观点的论述,实际上是对如何继承马克思主义做出了最好的诠释和回答,而这也正与他们所始终强调和坚持的“扬弃”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思想和分析方法,揭示和反映了历史和现实的基本规律,已被《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以来的150年实践证明具有充分的科学性,因而并没有过时。同时,以此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始终具有现实意义,是不会过时的。它们共同构成了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坚实基础。

    四、准确、全面地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

    《走近马克思》所评介的几位西方学者和思想家,与其他资产阶级学者相比,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在许多方面都是较为深刻和颇有见地的,对于我们拓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视野有着较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但是,他们的观点和主张存在着诸多弱点,有些甚至是致命的缺陷。这显然与他们的立场与世界观有着直接和必然的联系。因此,对他们的观点加以辩证分析显然是必要的和不可缺少的。

    例如,德里达在分析马克思主义的遗产时,除了将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之外的大部分理论,如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劳动、生产方式、社会阶级的理论;包括无产阶级专政等内容在内的国家学说,等等,都列入了不予继承之列的做法,显然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宗旨。显然,德里达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和我们所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是完全不同的。遗憾的是,《走近马克思》的作者并没有对这种做法采取科学批判和否定的态度,而是给予默认或共鸣,甚至还表现出某种程度的赞赏。

    又如,德国学者哈贝马斯的某些观点,也与我们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存在着原则性的不同。事实上,哈贝马斯始终宣称自己并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但他坚信无论社会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资本主义的未来只能属于社会主义。他在《作为未来的过去》一书中明确指出,“马克思和圣西门又一次处在正确无误地揭示我们这种类型的社会发展趋势的位置上”⑧。但是他对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却采取了排斥态度,认为它们在当代都已经过时了。所以,哈贝马斯和德里达所认为的“马克思主义”并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他们所理解的社会主义也不是科学社会主义,而是所谓的“现实存在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外的某种第三条道路。对于这一点,我们在阅读哈贝马斯的相关著作时应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原波兰的新马克思主义者亚当•沙夫的理论中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例如,沙夫认为,当代社会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不断萎缩,而中产阶级却在日益壮大的现实。他说,“我们生活在与马克思的设想完全相反的社会,这是一个中产阶级作用不断增长的社会。未来将会是怎样?从当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逐渐消亡)来看,这一消亡进程将会加速。”⑨把当代资本主义作为一个世界体系进行完整的考察,沙夫关于未来的社会主义是中产阶级社会的论断明显缺乏理论和现实的说服力。因为马克思对社会阶级的分析,是抛开了资本主义令人眼花缭乱的表面现象,深入到社会经济结构的深层实质,以生产资料占有关系和方式的不同,来区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与沙夫的分析相比,马克思对社会生产关系的认识更为深刻、更为透彻。就当代社会而言,虽然发达国家工人阶级的境遇和社会状况有了较大改善,但是他们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受剥削、受压迫的社会地位,并没有成为主宰自己命运的真正主人,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看,情况就更是如此。所以,认为中产阶级将成为未来社会主导的看法,不仅显得肤浅、片面,而且过于武断。

    我们应注意,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和精神实质,而不是接受异化了的马克思主义。要达到这种要求,准确、全面地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显然是必须加以强调的。《走近马克思》所评述的几位西方学者和思想家生活在最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享受着发达国家优越的物质生活,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和曲解。我们坚信,无论共产主义运动遭受何种挫折,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生命力是永存的。对于每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来说,不仅要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信心和勇气,充分掌握和领悟其立场和精神实质,而且应致力于在实践中正确地继承、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必将与时俱进,始终保持时代活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第26页,人民出版社,1997年。
②陈学明等:《走近马克思》,第139页,东方出版社,2002年。
③詹姆逊:《关于现实存在的马克思主义的五个主题》,载于《每月评论》,1996年第11期,纽约版,第10页;转引自陈学明等:《走近马克思》,第165—169页,东方出版社,2002年。
④⑥⑦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第145页、第77页、第128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38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
⑧哈贝马斯:《作为未来的过去》,第82页,内布拉斯加大学出版社,1994年;转引自《走近马克思》,第357页,东方出版社,2002年。
⑨亚当•沙夫:《当代社会主义的空白领域》,载《未来的社会主义》,第107页,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年。

    评者单位:贠杰,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北京市,100732)
(2006-04-28 15:08:00 点击2908)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