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阅读文章
学术出版助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
作者:张凤娜    文章来源:  
[提要] “十二五”规划纲要将“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列入其中,充分反映了党和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高度重视,引起了社会各界关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热潮。

  “十二五”规划纲要将“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列入其中,充分反映了党和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高度重视,引起了社会各界关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热潮。近日,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机构的专家学者汇聚商务印书馆,对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第十三辑入选书目进行论证,此辑的出版将使“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的出版品种达到540种,今后10年左右出版“2000多种汉译名著”的重大出版工程也得以推进。

  国家力促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为学术出版开辟出一片全新的天地。那么近些年在国家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契机下,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出版状况如何?存在哪些制约发展的瓶颈?如何抓住当前机遇,促使其获得繁荣发展?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业界相关专家学者。

  抓住机遇 力推学术出版繁荣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作为国内规模和影响最大的学术译丛,在哲学社会科学出版界享有很高声誉,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的问世和发展,不仅在学术界、出版界,而且在社会其他各界,甚至在国际上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随着世界全球化的浪潮,已取得一定进展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出版也呈现出“走出去”态势。“欧洲、非洲和拉丁美洲都开始热切希望了解中国,对于中国文化‘走出去’是一个好机遇,我们应抓住这个机遇,这是学术出版人应该承担的责任。” 中央编译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和龑对记者说。他认为,我国的思想文化“走出去”战略在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的层面上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世界已经开始更多地了解中国。

  谈到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出版问题,人民出版社副社长陈有和认为,学者和出版工作者必须把握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抓住机遇,转变方式,实现学术出版的科学发展。他指出,哲学社会科学著作有四种类型,即研究创新型、社会服务型、文化积累型以及成果展示型,这四种类型都很重要,都是促进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都需要学者去做、去落实。

  哲学社会科学应该服务于我国社会发展的整体目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应该为中国文化的繁荣提供精神养料和文化支持。“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的资助力度不断加大、学术研究的从业人数逐年增加、论文图书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因此总体来看中国的学术出版还是获得了很快发展”,中华书局副总编辑顾青从整体上分析了我国当前学术出版的概况。

  采访中专家一致认为,我们应该把握国家重视哲学社会科学这一机遇,有力促进学术出版的繁荣发展,同时出版界也要积极推动中国思想文化“走出去”战略,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冷静思考 理清学术出版瓶颈

  在国家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契机下,学术出版确实呈现出了相对繁荣的局面,然而专家一致认为,这种繁荣的背后还有需要我们反省深思之处。

  顾青认为,学术出版目前的这种繁荣尚不是建立在一个健康的学术生态之上。由于学术界存在重研究数量的倾向,导致当前学术界心态浮躁,很难静心去做专门的学术研究。

  陈有和则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了当前制约学术出版发展的瓶颈。他说,随着出版单位的转企改制,出版开始企业化,而学术著作由于主要面向高水平的学者和研究单位,读者范围相对狭窄,造成出版成本与经济效益间的冲突,使得学术著作出版渠道不够畅通,从而影响学术出版的持续发展。

  “缺少优秀的译者、销量较少、销售渠道不畅通,这是当前制约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出版发展的主要问题”,于殿利分析,翻译学术著作与翻译一般的通俗读物、小说完全不同,译者既需是某领域的专家,又需很好的外语功底,因此这样的译者很难找。这些情况的存在都极不利于学术出版的持续发展。

  迎接挑战 走出学术出版困境

  学术出版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需要学术生态、学术体制的科学管理,遵循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避免数量化、行政化和急功近利。对此,有专家指出,对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出版的繁荣来说,国家扶持很重要。于殿利指出,最近“两会”上讨论的关于书店减免税的问题,可以挽救很多濒于边缘、濒于倒闭的学术书店,这也是对学术出版扶持的一种体现。

  和龑对这一问题也持相同观点,他认为,国家应该加大扶持力度,既包括对出版的扶持,也包括对学术图书市场的扶持。出版社转企改制之后,对学术出版的扶持力度要更大一些。他说,由于补贴范围小,现在很多学术书屋或者倒闭,或者惨淡经营,学术书店越来越少。他还强调,要想促进学术出版的繁荣,不能降低学术出版门槛,学术质量始终是第一位的。(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报记者:张凤娜)


(2011-04-11 10:55:00 点击1005)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