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阅读文章
李 梅:工业化、城市化与人们的生活:记沈阳抚顺之行
作者:李梅    文章来源:  

李  梅:工业化、城市化与人们的生活:记沈阳抚顺之行


2012821日至25日的沈阳、抚顺之行,是我第一次到东北。东北无论是自然条件、资源、人文都有其独特之处。在我看来,东北的山水大气、秀美,沿途我们沿浑河而行,感叹河水的清澈温顺,沿岸还保留着比较自然的原始生态,宜居、惬意。东北的人口密度明显比长三角地区低得多,土地非常辽阔,很少看到分割成小块的田地以及密集的村庄。沈阳、抚顺之行,近距离、直观地看到中国工业化走过的路程,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一、直观感受中国工业化之路


东北是中国重工业的重要基地,在计划经济时代,东北为中国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2003年以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使东北走向优化产业结构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从我们参观的项目看,既有老的煤矿、又有新近建设的石化企业,既有以三一重工为代表的生机勃勃的民营制造业的楷模,又有飞机发动机这样的“制造业上的明珠”,内容可谓丰富,这一行程,也直观地概括出中国工业化从开采资源到机械制造到高端制造的简单轮廓。


抚顺煤矿因长期采煤而留下的大坑是“抚顺一景”,大坑之大,导游用来形容的话比较恐怖——可装下全球60亿人!那个巨大的坑,表现的是东北地下资源被开采、利用并且逐渐枯竭的历史,历经从清朝、民国、伪满洲国、新中国各个时期,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长期开采煤矿,给抚顺这座城市带来过繁荣,也带来了污染、地基沉降这样的问题,除了可见的大坑,抚顺市的一些地区因为沉降,已不适合人类居住。据说,这个煤矿再过几年就要停止开采了。这就提出来一个疑问,抚顺这座城市,会不会因资源枯竭而衰败下去呢?


参观石化新城,仿佛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能源原材料的深加工,还大有可为,也完全能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动力。石化产业也是抚顺的支柱产业之一,原本就有雄厚的基础,我们参观的是一个新建项目——石化新城“千万吨原油,百万吨乙烯”的大乙烯项目,随这个项目同时进行的,是由它所带动的上下游产业一体化的产业基地的建设。当然,看着基地内各种各样高耸林立的管道,在惊叹其宏伟之余,我们也闻到空气中的异味,了解到石化产业在全世界范围内无可避免的对环境的影响。陪同的总工认为,这对人体没有什么损害。无疑,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石化、化工、金属冶炼等重工业项目一定要建设,然而近年来,随着国民对环境问题越来越关注,因对重大工程的环境保护问题的关切而导致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未来建设新的重大工程的环境压力将加大,在环境与发展之间寻求平衡将越来越成为政府与民众都会关注的问题。


在参观抚顺煤矿时,边上有个广场摆放了很多大型机械,有火车头,采煤机,以及各种我们只有看标牌才能叫出名字的大型机械。我们饶有兴致地看着说明牌,这些大型机械,有的是上世纪30年代的日本产品,直到90年代才退役;有的是5060年代国家从前苏联和东欧进口的,有些直到2008年才退役。我们感叹着:“过去的产品,质量真好!”参观沈阳的三一重装厂区,恰好将历史与现实结合了起来。三一重工是改革开放中伴随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而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它1989年创立,1996年开始生产路上常见的那种水泥车,以后它的产品包括了多种类型的大型工程机械,2003年时年销售额才3个多亿,去年销售额已经达到800多亿,可以说成长惊人。我们参观的是它在沈阳专门生产挖煤机的一个车间,碰巧看到已生产完成的世界上最大的一部挖煤机。可以想见,现在抚顺矿区所使用的各种大型机械,早已国产化了。



如今,中国已是世界制造业的大国,但还不算强国,在诸如发动机一类的关键设备上和发达国家尚有一定距离。参观中航旗下沈阳黎明飞机发动机的几个制造厂区,使我们既看到希望,也看到差距。黎明航空发动机制造,经历过计划经济时代的辉煌,创造过中国航空发动机历史上数个重要的第一次;也经历过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阵痛,90年代末公司亏损严重,生产经营面临严重困境。如今,这个发动机制造企业已经获得新生,充满活力。在参观厂区过程中,给我们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各车间展板上涉及管理的内容。黎明航空发动机制作公司通过在民用航空发动机领域为国际著名企业代工,引入国际先进的生产流程管理,并在实践中加以改进,保证了企业管理的科学化,提高了生产效率。这个例子生动说明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外交流中微观方面如何促进了企业进步。我们参观的一个航空发动机大修厂,发动机大修需要手工拆解零件,而一个发动机的零件达到4万多个,从拆解、检修到安装,没有先进的工艺管理流程是很难完成的。中国发动机领域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异,实际上反应的是中国整个工业化水平同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体现在原材料、工艺、设计、制造各个环节,实际上在企业经营、生产管理上肯定也存在一定的差距。中国的进步与发展,依靠的是一个一个领域的进步逐渐积累。



二、沈抚新城与棚户区改造:城市化与人们的生活


沈阳抚顺之行的重点是参观“沈抚新城”。从沈阳北站到抚顺,中间就经过沈抚新城。老实说,坐在车上,看沿途风景,我们只看到沈抚新城大块的地被圈了起来,有的地块还没有开工,上面只看到地产开发商的广告,有的地块正在建设,比如传说中的生命之环以及它旁边的一些显然是用作商务中心和酒店的高层建筑。


此行对沈抚新城的考察主要通过参观政府建的一个规划展示厅了解基本情况。在参观规划展示厅,我们了解到,沈阳、抚顺是中国距离最近的两座城市,两城相距不过45公里。辽宁省为了打造沈阳经济区,促进沈阳与抚顺的同城化发展,与2007年开始提出建设沈抚新城。2009年,抚顺市以抚委发〔200921号文件正式明确要举全市之力推进沈抚新城建设。这一次我们参观的就是沈抚新城抚顺方面。沈抚新城以原抚顺开发区118平方公里作为起步区,总体规划是“一带三区”,即以浑河沿岸构建滨河生态景观带,以及生态区、产业区和核心区。我们所看到的生命之环就位于核心区,重点发展以金融、商住、办公、会展、研发等为主体的现代综合服务业,我的理解就是类似于CBD产业区依托抚顺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形成重型装备及配件产业、石化电力装备产业、煤矿安全装备产业、汽车零部件产业四大产业集群;生态区与沈阳棋盘山风景区相连,重点打造以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休闲娱乐为主题的现代旅游业。


从我们沿途的观察看,滨河生态区有很好的自然环境,其整治应该已经具备雏形;商住区大部分仍在建设之中。我们也路经一些小区,有高档住宅区,有别墅,也有“洗脚上岸”的搬迁农民的新居。


不知道是出于什么考虑,大约是为了体现沈抚新城的“国际水准”,我们被安排参观了两个游乐项目,一个是“热高水世界”,应是东北地区最大的戏水乐园;另一个是所谓“皇家极地海洋世界”,号称亚洲最大的海洋公园,现在第一期海洋馆已经投入使用,以后会陆续建设更多游乐项目。其实这样的项目,真要看,绕着围墙走走也就可以了。现在这样,到政府办的规划展览厅听听讲解员的讲解,我们又能了解多少关于抚顺新城的事呢?自然是走马观花,而且马儿跑得很快。


东北是老工业基地,工业化基础比较雄厚,可以说,城市化是落后于工业化的。建设沈抚新城,应该有促进东北城市化发展的目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可以相互促进。这一点在抚顺市身上可能体现得更加明显一些。抚顺过去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资源枯竭影响城市前景,必须要转变产业结构,形成经济新的增长点。沈抚新城的建设、沈阳、抚顺同城化发展对于抚顺的发展,意义更大一些。作为东北最大城市,显然沈阳汲取资源的能力更强,如果抚顺处于一种同沈阳竞争的状态,显然对自身的发展不利。因此,在沈抚新城的建设上,抚顺更加积极,提出举全市之力进行新城建设,未来抚顺行政中心也将迁入新城。在谈到建设沈抚新城的意义时,同行的抚顺方面的人士一再提到,新城建设有利于抚顺企业挂沈阳的牌子,而沈阳的企业也可以无障碍迁入新城。从规划看,沈抚新城总规划面积605.34平方公里,其中,沈阳市335.54平方公里,抚顺市258.8平方公里。我们这次考察的是抚顺部分,但是沿途我们也可以看到,遥遥相望的沈阳部分现在几乎还没有动工。可以想见,沈阳资源丰富,建设沈抚新城的愿望不如抚顺强烈,但一旦开始动工建设,速度会比较快。


老实说,中国现在到处都有开发区,很多城市为了拓展城市空间都建设了“新城”,新城规模都很大,光鲜亮丽,只是人气还有待积聚。我实地看过的,是我老家合肥的滨湖新城,杭州的钱江新城。沈抚新城的独特之处,一是规划新,二是功能多,兼有一般城市新区和开发区的功能为一体,但最独特的地方,还是所谓“同城化发展”。同城化发展,交通的便利,硬件上的同城化、名称上的同城化是相对容易的,但两市发展的融合一定涉及更复杂的情况,其中会涉及很多两市之间的定位、协调、合作、竞争等多方面的问题。会给地方政府的治理带来一些新变化。可惜,由于缺乏深入座谈的内容,目前对于两市之间深入互动的细节还缺乏了解,很多值得研究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发掘。


沈抚新城差不多等于是在一片辽阔的土地上人工建造了一座城市,是一座新城;而抚顺则是有了点年头的、2009年被国家列入的一座“资源枯竭型”城市,参观抚顺棚户区改造展示馆给我们更多有关这座城市的感想,对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人们的生活的变迁会有更立体化的理解。


抚顺是一座因煤而兴的城市,煤炭挖掘给这座城市带来过繁荣,也带来了地质沉降,围绕矿区及城市周边地区有大量由简易工棚发展出的住宅区,逐年衍生形成大片棚户区。棚户区改造前,棚户区房龄很多超过50年,房屋破旧,年久失修,房屋倒塌现象时有发生。棚户区的居民吃水普遍困难,有的常年饮用未经加工的工业原水或靠水质极差的井水生活,平均每790户共用一处公厕,93%的居民靠燃煤取暖、做饭。地域偏远闭塞,街巷路全部为土路,没有路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道路泥泞。低保户占居民总量的29%。人均住房建筑面积9.97平方米,依靠自身力量无法改善住房条件。截至2004年末,抚顺市还有集中连片棚户区318万平方米,居民9.56万户。2005年以来,抚顺市结合资源枯竭城市转型,通过政府筹资、银行贷款,筹集资金50亿元,实施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工程,新建安置用房463万平方米,改善了老百姓的住房条件和城市面貌。


我们参观了抚顺棚户区改造纪实展,里面除了有上述情况的介绍外,解说员充满感情的讲解是另一道风景,同去的所里同志说,听到使人有流泪的冲动。确实,通过棚户区改造,占抚顺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有所提高。显然,展览里面自然有些对党和政府感激的话,其实,这些不过是政府应该做的。政府的能力绝不应当仅仅体现在建设新城市中,更也应体现为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棚户区改造,是城市化的一部分,也是使居民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享受基本的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的重要举措。何况,抚顺的棚户区很大部分属于历史欠账,棚户区居住的很多职工,计划经济时代忍受低工资和高强度劳动,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过贡献;90年代国企陷入困境,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他们也承受了制度变迁的痛苦,由于当时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建立,有些人的基本生活都陷入困境。现在政府下大力气进行棚户区改造,老百姓搬进新居,当然是好事。由于时间紧张,我们没有深入改造过的小区实际感受一下小区基础设施和社区服务的情况,但是仅仅从外观上看,跟商业住宅小区相比,新建房屋虽然外表比较整齐,连接成片,但从外观上就很容易辨识出这是“穷人”的住宅,因为我们房屋外观几乎没有什么变化,非常单调,我们也几乎没有看见绿化,小区总的来说比较原生态。那么,小区的后续管理如何,如何使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基础设施、教育、医疗方面增加投入,不使改造过的小区沦为“贫民区”,仍然是值得关注的。



我曾在“世界价值观调查”——一个以调查数据研究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居民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的著名网站——上看到一篇题为“如何理解中国困惑:上升经济中的幸福感下降?”的文章,这次参观棚户区改造纪念馆,使我对这篇文章有了进一步的感性认识。本来,在一个短缺社会,当人们的衣食住行各方面的基本需求还不能得到满足时,经济发展对于人们幸福感的提升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因为收入的增加立刻就能够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提升人们的主观幸福感。但是在中国,情况却并非总是这样。调查发现,1990年至2000年间,伴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人们的幸福感没有增加,反而出现了下降了情况。研究者认为,尽管在整个经济增长阶段,大部分人的绝对收入增加了,但由于社会分配问题,社会中很大一部分群体感到自己相对收入减少了,也就是说,在收入结构中处于更加不利的位置,从而产生了一种“被剥夺感”,由于人们的幸福感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同别人的对比,以及对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的满意度,这就导致了主观幸福感的下降。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当时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期,导致金钱在衡量幸福方面的权重上升,因而人们对相对收入的下降格外敏感。实际上,这个调查与我们的经验具有相当的契合度。上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虽然有了一定的增长,但整个社会正处于经济转型的痛苦期,期间无论是三农问题、还是国企改革所导致的大量工人的下岗问题都十分严重,而当时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尚未确立,因而那样的调查结果也就不足为奇了。抚顺棚户区的状况不过是为这个调查提供了一个实例而已。


新世纪以来,政府在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今,中国社会的发展已经到了这样一个阶段,基本物质需要的满足已经不是提升主观幸福感的首要条件,与对其他新兴国家的调查一致,未来中国人民幸福感的提升主要依靠精神层面需求的满足,包括是不是有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社会分配是否公平合理等等。不管是工业化、还是城市化,说到底是为了人们享有更丰富、更幸福的生活,硬件方面的建设现在已经相当好了,至于软件方面的建设,公平的社会制度的建立,这些方面的工作是无止境的。

(2012-10-29 14:35:00 点击835)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