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阅读文章
奋进历程 辉煌业绩——国防科技工业“十五”科技创新成果巡礼
作者:任荣珍    文章来源:  
    “十五”时期,是国防科技工业继“两弹一星”之后,不断取得令人骄傲的辉煌成就的五年,是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五年,是贯彻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方针,突出核心能力建设的五年,是积极开展全国大协作,强化监督检查,确保重点工程研制生产任务圆满完成的五年,是优化结构布局,推动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五年。

    五年来,国防科工委把推进科技自主创新摆在突出的位置,开辟新渠道,加大支持力度,抓好重大科技工程组织实施,集中力量突破关键技术,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有效地推动了装备水平的提升和军工经济的发展。五年来,大量型号研制实现了三维设计和模拟仿真,改造和建设了一批新型式器装备生产线,机械加工设备的数控化率大大提高。五年来,重点军工科研院所和企业普遍改造后新的科研生产基地正在形成,军工企事业单位面貌焕然一新,国防科技工业实现了快速发展,整体实力大幅提升。

    经过五年的发展,现代化国防科研体系初步形成,高新技术式器装备和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研发能力显著提升,国防科技创新能力跨上新台阶。

    “十五”期间,国防专利数量年均增长36%以上,国防领域获奖成果数量约占到国家科技成果总量的10%以上。载人航天、某型号相继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耐高温长寿命抗氧化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应用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自主创新,为国防科技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累累科技硕果,铸就了军工的“十五”辉煌。

科技兴核 技术超越

核工业积极贯彻“科技兴核”的发展方针,切实增强技术优势、发展后劲和市场主导能力,经济规模和经济效益大幅提高,总体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十五”期间高质量地圆满完成了重点科研生产任务。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核科研开发体系,拥有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科研、试验设施和核科研技术队伍,拥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核燃料科研成果,具有了更强的技术创新能力。2000年至2003年,核工业集团公司就取得科研成果43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9项,国防科技奖251项。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科技成果的申报和获奖数量也在逐年增加,现已全面掌握核电站反应堆厂房穹顶整体吊装技术、核岛厂房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技术等一系列的核电站工程建造和管理关键技术。科技成果的诞生为核事业“十五”规划的顺利实现提供了保证,铺就了核事业蓬勃发展之路。

通过“十五”核电建设,秦山二期、秦山三期、岭澳核电站已投入商业运行,田湾核电站也于不久前并网发电。我国目前已形成浙江秦山、广东大亚湾、江苏田湾三大核电基地,在役核电站保持良好运行状态,平均负荷因子达到80%以上。我国在核电工程设计、建造和项目管理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基本形成了一支专业配置完整、知识和年龄结构合理的核电人才队伍。具备了自主设计30万干瓦和60万干瓦压水堆核电站的能力;具备了“以我为主、中外合作”设计建设百万千瓦级压水堆商用核电站的能力,并初步具备了开发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的基础和能力;已建成的8个核电机组,有5个提前建成,具备了建设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的能力。

自主设计建造的秦山核电二期工程,是我国首座国产化商用压水堆核电站,两台60万千瓦机组分别于2002年4月15日和2004年5月3日投入商业运行。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管理、自主运营的秦山二核,关键设备的国产化率达到55%,机组比投资1330美元/千瓦、实现了核电自主化发展的重大跨越。商运以来,负荷因子远超过设计值,1号机组负荷因子超过88%,2号机组超过85%,已累计发电266亿千瓦时。

“十五”期间,我国核电设备国产化取得多项重大突破。自行设计、制造的国内最大核汽轮发电机研制成功;由四川东方锅炉公司生产的广东岭澳核电站核反应堆的4类8台关键设备顺利按质量、按工期制造完毕;上海第一机床厂首次制造成功难度极大的高技术核产品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反应堆堆内构件;我国自行研制成功了首套核电三废处理控制系统;自行研制成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核电工程计算机监测系统;65万千瓦核电蒸汽发生器在沪制成;在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的15项主要设备中,国产化程度有能力超过80%的达到13项,其中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的反应堆压力容器、稳压器和上海第一机床厂的反应堆堆内构件、上海先锋电机厂的控制棒驱动机构等核电设备的国产化率可望达到90%。我国目前已初步形成科研、设计、制造和原材料四路并进、主辅机设备配套齐全的核电设备研发生产体系。

积极开展的百万千瓦级核电厂自主设计的科研攻关及技术设计,使中国核电向百万千瓦级冲刺。核电站用关键重要设备蒸汽发生器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研究成功的高效汽水分离装置和泥渣收集器,解决了该设备的两项关键设计技术,汽水分离装置的条形疏水结构和变沟隙双钩波形板干燥器技术为国际首创,分离性能好,结构紧凑,可以确保蒸汽发生器出口蒸汽湿度低于0.1%的指标,目前已经获得国家专利。泥渣收集器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我国核电领域已经攻克了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自主设计中的多项关键技术,掌握了一套完整的先进压水堆堆芯设计软件和燃料管理软件,为我国自行设计先进压水堆堆芯打下了基础,广东岭澳将成为我国首批国产化百万千瓦级核电基地,这将是核电领域的新跨越。

随着核电的发展,核燃料工业的部分关键环节实现了生产能力的扩大和技术水平的提升,天然铀生产能力得到增强,低浓铀生产实现了技术突破,核电站燃料元件制造实现了国产化,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同类水平,动力堆乏燃料后处理中间试验厂建设取得较大进展。
我国的核技术应用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科研开发和生产体系。目前国内从事核技术应用开发和生产的企事业单位约有300家,产业规模达到年总产值近500亿元,最近五年的年均增长率达到20%。核技术在工业、农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矿产勘探和公共安全等方面获得广泛应用。在加速器、放射性同位素及制品和辐照装置等方面的科研开发取得重大突破。

我国首台带有偏滤器的核聚变实验装置——中国环流器2号A装置,已在核工业集团西南物理研究院研制建成,这是在高参数等离子体条件下,利用其独特的大体积偏滤器结构,开展与偏滤器运行有关领域及提高聚变堆经济性的研究。该装置的研制成功,对我国在新能源开发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具有重要意义。

核电的发展,不仅带动了科研、设计和核燃料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对国内的机械、电子、仪器、仪表等行业都具有巨大的拉动作用,为我国机、电、仪表技术的提高和升级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航天技术 跨越发展

以载人航天技术实现历史性突破为标志,我国航天事业迎来了发展速度最快、技术跨越最大、成果最丰硕的历史时期。 五年时间内,长征系列火箭完成了23次成功发射,将27个航天器送入预定轨道;大型静止轨道卫星公用平台研制取得重要进展;气象卫星初步形成业务服务系统,海洋卫星的成功发射填补了国内空白,资源卫星系列已初步形成;微小卫星的发展方兴未艾。

五年来,航天型号科研生产成绩卓著,取得了重大突破,一大批型号飞行试验取得圆满咸功,现已初步形成了生产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探索一代协调发展的格局,型号科研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
目前我国已经拥有研制载人飞船和通信卫星、气象卫星、资源卫星、导航卫星、返回式卫星、科学试验卫星等各类卫星的能力;具备研制、发射各类运载火箭的能力,在火箭捆绑技术、—箭多星技术、卫星回收技术、载人航天技术等方面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卫星研制和应用实现了重大跨越,初步形成了系列化、平台化发展的应用卫星体系。五年间,中国航天共研制并成功发射了13颗卫星,形成了10种主要卫星平台,为建设长期、连续、稳定的天基信息系统和国家空间基础设施打下了坚实基础;实现了多星并行研制,卫星研制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卫星的技术水平和应用水平有了新的提高,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新一代广播通信卫星公用平台已突破关键技术,正在进行第一颗商用卫星的研制;在轨运行的应用卫星,广泛应用于现代化建设的多个领域。

人们希望从广袤的太空来观察我们这颗蓝色的星球,了解我们所居住环境的未来变化,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实现了我们恒久的愿望。

2004年10月19日发射的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共有3颗,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业务型静止气象卫星,具有较强的数据获取与转发能力,可对地球进行连续的气象监测,可获取白天可见光云图,昼夜红外和水汽云图,并向用户实时转发高分辨率数字展宽云图、低速率信息传输产品广播,监测太阳X射线和空间粒子辐射数据。收集气象、海洋、水文等地面数据收集平台获取的观测数据;播发展宽数字图像、低速率云图资料,监测空间环境数据等。该星的研制成功,可向全国各级气象台站和其他应用部门提供各种气象卫星产品,在天气预报和防灾减灾中发挥重要作用。
首发成功,首发应用,首发即超过设计寿命的资源一号卫星,其总体技术指标和有效载荷配置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其公用平台能适应多用途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具有较高的自主能力、高精度的姿态控制系统和适应变轨能力要求的轨道控制系统。

资源一号卫星是颗三轴稳定、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卫星姿态控制采用高精度的对地指向三轴稳定和太阳电池阵对日定向跟踪和轨道调整方案。这是我国第一代传输型地球资源卫星,星上三种遥感相机可昼夜观察地球,利用高码速率数传系统将获取的数据传输回地球地面接收站,经加工、处理成各种所需的图片,供各类用户使用。

双星计划的实施,使我们在卫星技术方面突破了表面等电位、整星低剩磁和解决了抗高空间辐射等问题,对卫星的测控距离达到近8万公里。航天科技集团东方红卫星公司研制的探测一号和探测二号卫星,是中国国家航天局和欧洲空间局联合支持的研究近地空间地球磁场及其粒子运动变化规律的空间探测计划任务。两颗卫星与欧空局的CLUSTER II的四颗卫星同时观测,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六点大尺度、多方位协同探测,取得了大量的探测数据和原创性创新成果,为保证航天器的安全提供数据和对策。

“十五”期间,我国运载火箭质量、技术性能进一步提高,新一代运载火箭关键技术实现了突破。五年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23次发射均获得圆满成功,将长征火箭连续咸功的纪录续写到了38次。同时收缩了型谱,缩短了发射准备周期,进行了可靠性增长,局部实现了系列化、组合化、模块化。2003年10月15日至11月15日,在一个月内连续完咸了四星一船的发射任务,标志看长征火箭的高密度发射能力有了跨越式发展。新一代运载火箭在继承现有长征火箭成熟技术的基础上,突破了以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和50吨级液氢/液氧发动机为代表的多项关键技术,展示了美好的发展前景。

作为新一代运载火箭的两大核心动力,120吨级液氯/煤油发动机和50吨级氢氧发动机研制成功。它们是我国第一代无毒、无污染的高性能液体火箭发动机,其技术水平达到世界主流火箭发动机的先进水平。

2005年,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配套研制的两种新型火箭发动机分别成功进行了考台试车和第一次满工况试车.整机热试车首战双双告捷,这标志着两种新型火箭发动机研制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两种新型火箭发动机研制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尽早立项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由我国自行研制的火箭送上太空的神舟五号、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在探索太空的伟大征程中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标志着我国在发展载人航天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胜利,这是我国高科技发展新的伟大里程碑,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又一骄人成就,是自主创新的又一辉煌成果。这一伟大科技成就,对于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再次说明了在关键技术领域,还是要依靠自主创新。

由国防科工委负责组织实施的绕月探测工程,是我国重大航天科技项目,是我国开展深空探测的第一步,是我国航天活动的又一里程碑,对中国航天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探月工程有很多关键技术环节需要攻关和创新,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力地推动航天事业的发展。

从探月工程的技术牵引和带动作用来看,它可以带动运载技术的发展,推动大型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探月工程的实施将带动中国深空测控网的发展;与近地观测卫星相比,月球卫星的技术难点和工作状态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产生了新的技术需求,从而带动卫星平台和轨道器技术的发展,月球探测还将建立天文观测新的平台.推动我国天文观测的发展。

经过两年的研制工作,绕月探测工程攻克了大量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卫星轨道设计、飞行程序控制设计、卫星三体定向姿态控制、月球环境适应性设计、远距离测控、应对月蚀设计等。探月工程一期已经完成了初样阶段的任务,进入了正样阶段。工程的所有技术指标都满足技术要求和总体要求,所有的分系统、支持系统也都符合工程需求并得到验证,现在已经转入正样星的生产。正样星——“嫦娥一号”,就是飞往月球的真正卫星。2006年,我们将完成“嫦娥一号”卫星的建造,年底出厂待命,并将于2007年实现首次绕月探测飞行。

探月工程是一个倍受世人瞩目的工程,工程的实施将促进我国基础科学和高技术的全面发展,对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大作用。探月工程计划符合世界航天技术发展的潮流,也表明了我国航天科技基础的实力。

“十五”期间,空间物理、空间环境、空间天文、微重力科学空间生物科学和空间地球科学等方面研究取得新进展。空间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和国防建设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卫星对地观测领域已经初步形成了基于气象、资源、海洋等多种遥感卫星的应用体系;卫星通信广播在实现“村村通”、远程教育、远程医疗、金融服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直播卫星应用业已经启动。

中国航天在“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方针指导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在军转民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以成功发射“航天清华一号”卫星和“开拓者一号”全固体运载火箭为标志,在微小卫星、固体运载火箭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以航天金税、金卡和金盾为代表的高技术产品,对推动经济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五年来,航天领域建成了以金税防伪税控系统及金卡、金盾、通信设备维护及服务、三菱发动机及变速箱、特种车、发动机、航天材料、安全计算机、建筑及房地产、微特电机等9项具有航天高新技术特色的标志性工程,为航天民用产业规模化发展和品牌建设打下了基础。

中国航空 加速起飞

航空工业是典型的高科技产业,凝聚了人类大量的高科技成果,其显著的特点是高投入、长周期和市场相对集中。中国航空工业自身的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关口,处于一个新的战略转型期,集中表现在从跟踪学步到自主创新、从依靠资产扩张为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为主促进经济增长的两个战略转型。中国航空工业的曲折经历,近年来通过自主研发实现的以军机为代表的重大突破,使得航空工业建设者们对自主创新的理解尤为深刻。

“十五”期间,我国航空工业在薄弱的基础⊥奋起直追,加强技术储备,全力推进新型飞机的研制,积极开展见效快的现有机型改进改型,拓展市场,既大力发展支线飞机,又积极发展民用直升机、通用飞机,成绩显著。

五年来,航空业整体水平取得历史性进步,为航空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航空业掌握了一大批先进航空装备的设计、研制、试验技术,构建了完整的航空科技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能力体系;航空业以预先研究为主的各项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丰硕,不仅实现了多学科单项技术的突破,进而培育和直接催生一批先进航空装备;航空业以准型号的系统工程菅理方式,狠抓重大背景项目预研、推进了相关技术的全面突破。

“十五”时期,中国一航全方位推进科技进步,实施知识产权推进工程,共有15个单位通过验收、这些单位2002~2004年间新增专利申请就达311件,相当于前17年的申请总量;源头创新活动日益活跃,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得到加强。“十五”期间、批准资助591个项目,结题验收658项。基金支持项目取得的成果,显示原始性创新研究的活跃。五年来,中国一航圆满完成了几十个型号的研制生产任务。目前,已能自主研发生产轻重搭配、与发达国家在役主战机种相当的第三代歼击机,第三代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并自主开展新型航空武器装备的研发。

“十五”期间,航空二集团完成了一大批航空产品预研及国防基础科研、装备创新、863等领域的科研项目,关键技术有所突破,关键工艺问题得到解决,取得大量技术成果,为下一步自主创新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储备,积极推进高科技产业化,进一步提高了企业技术基础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十五”期间共获得国家奖6项,国防奖89项,累计申请专利500余项。K8飞机批量出口并在国外建立生产线,实现了我国航空工业从产品出口到技术出口的转变。通过国际合作,基本具备了生产制造具有国际水平的先进涡扇支线客机能力,ERJ145支线客机批量交付用户。以我国第一个自行研制定型的涡扇发动机—WS11为代表的中小型航空发动机形成研发生产能力并批量生产。

根据支线飞机大型化、喷气化的趋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RJ21新型涡扇支线飞机在“十五”期间开始研制,现已完成了设计工作,将在近期转入试制阶段,于2009年投入商业运营。该机全面按照国际标准和市场化的运作模式进行研制,引入了世界级的系统供应商,整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自主研制的ARJ21新型涡扇支线客机,是70—100座级中短程涡扇支线飞机,拥有支线飞机中显著的宽、静机身,达到了与干线飞机同等的客舱舒适性。ARJ21能够适应我国西部地区的复杂地形和高原高温的特殊使用环境,低于竞争飞机的直接使用成本和全寿命成本,将为客户带来最大盈利,同时,与主力机种保持最大程度的共同性。ARJ21飞机秉承系列化发展思路,在基本型之后,将适时推出其加长型、货运机型和公务机型。ARJ21的研制具有重大的意义,它将无可辩驳地证明,我们已经自立于世界民用航空工业之林。

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多用途歼击机枭龙04架于2006年4月28日在成都首飞成功,这是根据国际、国内市场需求,自主研制开发的先进轻型多用途歼击机。
枭龙全状态飞机04架在01、03架原型机的基础上,进行了气动、结构和系统的优化设计、采用了先进的“蚌”式进气道等创新技术,应用了复杂薄壁零件多孔精密加工等综合制造技术,配装了国内最先进的高度综合化的航空电子和武器系统,配置了国际领先的具有良好人机界面的座舱综合显示设备,大幅度提升了枭龙飞机的整体性能和综合作战能力,能够适应21世纪作战环境的特点,满足我国新型航空武器装备发展的需求。枭龙飞机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贯彻“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方针,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引进国外资金,实践自主创新、自主研制开发的成功典范。

2006年3月13日,由我国自主研发的L15(猎鹰)新型高级教练机首飞成功。L15(猎鹰)高级教练机是一种融合了多项最新航空技术的新一代超音速喷气式教练机,采用双发双座,具有先进的气动布局、高度综合的航空电子系统、国内最先进的电传控制系统和高密度的结构布局,具有第三代战斗机的大迎角机动飞行能力和高敏捷性,可用于飞行学员的基础改装训练或作为“伴随”教练机进行战术训练,有多项外挂能力,并具有很好的安全性、保障性和维护性。

L15(猜鹰)高级教练机的首飞成功,是我国航空工业大力协同、自主创新的又一成果。该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标志着我国飞机研制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L15(猜鹰)高级教练机对于完善我国初、中、高教练机的研制生产体系,满足第三代和新型战斗机飞行员的训练需要,竞争国际教练机市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挖掘现有机型潜力,满足市场急需,“十五”期间一大批支线、通用飞机和直升机进行了市场适应性改进或改型。60座涡桨支线飞机新舟60已经基本达到了国际同类飞机的水平,可满足800公里以内的短途支线客运,目前已累计交付14架,其中出口3架,还有未交付固定订单15架。三人驾驶体制的运八F400民用货机已经研制成功,更先进的运八F600货运飞机正在研制中.可以满足快速增长的货运市场需要。运十二E高原型通用飞机已经研制成功,并取得了13架的订单:更快更远的运十二F型即将开始研制。4吨级的H425民用直升机和2吨级的直十一MB1轻型直升机也已完成研制,可以交付用户。此外,新研制的小鹰500五座轻型飞机获得中国适航当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并签订了30架的销售合同。

我国自主研制成功的首架小鹰500轻型多用途飞机,2003年秋季首飞,可广泛用于飞行训练、公务飞行、农林作业、空中救护、空中摄影、测量制图、商业运输、体育运动、旅游、环保、勘探等。飞机的综合性能达到了国外同类飞机的先进水平,可替代进口,并有望打入国际市场。该型飞机作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机型,填补了民族航空产品空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洁净高效发电的重大动力机械装备重型燃气轮机、微型燃气轮机是分布式供能系统的核心装备。“十五”期间,燃气轮机重大专项设立了重型燃气轮机和微型燃气轮机两个研制项目,以产学研合作方式,开展联合攻关。通过重型燃气轮机的研发,初步形成了自主设计和制造重型燃气轮机的能力,带动了材料、先进制造等领域的创新。重型燃气轮机填补了有自主知识产权重型燃气轮机的空白,并具有明确的产业化前景。通过微型燃气轮机的研发,培养了独立研发微型燃气轮机及其热电联供系统关键技术和产品的队伍,使我国成为了掌握微型燃气轮机设计、制造技术并具有成套能力的国家。

中国航空业这些成果在缩短与先进国家差距的同时,使中国航空工业发生了质的飞跃。而这背后最强大的支撑就是中国航空工业建设者自主创新的奋斗精神。目前,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航空武器研制生产取得了重大进展,有的形成了战斗力,有的打破了西方垄断,大长了民族志气。

船舶产业 享誉远航

进入21世纪,中国船舶工业也步入了快速发展轨道,造船产量的年均增长率达到28%,实现了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大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尤其是2003年以来的三年里,造船产量的年均增长率更是高达45%。专家指出,在国际船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我国造船业能在“十五”期间实现超快速增长,科技创新是一个主要的推动力量。
“十五”期间,在“高技术船舶科研计划”的支持下,船舶行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成效显著。五年来,船舶产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产品结构优化升级,船舶工业在船型开发和重点船舶配套设备研制方面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同时在现代造船模式的研究与应用方面也取得了新的成效。五年来,船舶工业狠抓新船型开发,一批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船型在这个时期开始批量进入国际市场,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船型开发取得重要突破,一批新船型适应市场需求,获得批量订单,科技创新成为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根本途径。

为伊朗国家油轮公司设计建造的30万吨超大型油船(VLCC)是我国首制的超大型油船,我国已完全掌握了关键技术,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该船与国际上常规型VLCC相比,具有突出的优越性,服务航速高、结构疲劳寿命长、自动化程度高、全船的振动达到了DNV关于客船舒适等级的最高要求。该船的建造成功,使我国超大型油船的设计与建造实现了“零”的突破,打破了日韩等国对我国超大型船舶设计和建造技术的封锁,使我国大型船舶的设计建造能力由15万吨跃升到30万吨.创造了我国造船史上的又一里程碑。我国现已累计承接VLCC订单25艘。

依托沪东中华与大连新船重工为中国海运集团建造的9艘5668箱(TEU)集装箱船,使我国具备了5000TEU集装箱船的设计建造能力,为承接建造8000TEU集装箱船奠定了基础。2004年底,沪东中华和大连新船重工承接了5艘853OTEU集装箱船订单,使我国进入了设计建造大型集装箱船的行列。

我国目前具备大型液化天然气船设计建造能力,攻克的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船关键建造技术,使我国进入了这一尖端高技术船舶市场。液化天然气船(LNG)是国际公认的技术难度大、附加值高的船型。被喻为造船皇冠上的“明珠”,目前只有日本、韩国和欧洲少数几个国家具有建造这种船的能力。沪东中华和大连新船重工与国外公司合作,引进货舱围护系统专利技术,逐步掌握了LNG船建造关键技术,具备了建造LNG船的能力。目前,沪东中华已手持LNG船订单5艘,形成了批量建造,大大提升了中国造船业的国际竞争力,我国首条LNG船将由沪东中华于2007年建造完成。

大连造船重工通过对大型重载滚装船的总体性能、结构设计、专用技术、自动化系统、多主机推进技术与建造技术等方面关键技术的攻关,成功为瑞典Stena公司建造了3艘12300吨滚装船,实现了设计要求的技术和经济指标,具备了独立从事大型重载滚装船设计与建造能力,重载滚装船设计建造技术达到国际水平。

船舶工业708所和大连新船重工依托建造世界上第一艘在强台风海况下不解脱“内转塔式”15万吨级“南海奋进”号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具备了大型FPSO的设计和建造能力,为蓬勃发展的海洋工程装备的开发储备技术,提高了我国船舶工业在海洋工程领域的国际竞争力。“渤海友谊”号浮式生产储油船的设计与建造成功实现了我国浮式生产储油轮(简称FPSO)建造“零”的突破,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新建FPSO数量最多的国家。“渤海友谊”号的建造对世界FPSO技术的贡献在于首次将FPSO用于有冰的海域。该船机动灵活,已成功地用于渤海三个油田的开发。该船是获得奖项最多、最高的项目,是我国海洋工程具有标志性的项目。

中船重工集团远舟公司联合其他单位合作攻关,掌握了穿浪型快速救助船建造关键技术,成功建造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世界上首条穿浪型沿海快速救助船。该船为全铝质穿浪型双体船,双喷水泵推进,具有良好的适航性、快速性和机动性,并配备直升机平台和先进救生设备。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具有很好的市场推广应用前景。该船型的成功建造,提高了我国船舶工业在抗风浪救助船型的市场竞争力。

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船舶工业在重点船用配套设备的关键制造技术方面也实现了可喜的突破。“十五”期间,船舶工业完成了世界首台6K8OMC—C机、国内单缸功率最大的7K9OMC-C机等大功率低速柴油机的国产化研制,使中国建造的VLCC和大型集装箱用上了“中国芯”。此外,船用大型低速柴油机曲轴也在“十五”期间卖现了自主生产。

上海船用曲轴有限公司制造的大功率低速船用柴油机6S8OMC—C船用曲轴,是柴油机的关键部件,多年来一直依靠进口。该公司攻克了船用曲轴的生产工艺难关,形成了具有完全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曲轴制造技术,实现了我国船用低速柴油机曲轴制造零的突破,改写了长期进口的历史。

“十五”期间,通过现代造船模式应用研究、工艺研究以及造船信息化技术研究,我国造船业的生产效率得以大幅提升。其中骨干造船企业实现了上层建筑的总体吊装,集装箱船出坞完整性和码头周期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我国的并列串联造船技术更是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进入新世纪,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推动了航运业和造船业的繁荣发展。中国船舶工业抓住机遇,加强技术开发,加大市场开拓,深化体制改革,推进管理创新,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产业规模和整体素质都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十五”时期,是我国船舶行业迅速发展的五年。船舶行业始终把重点项目放在首位,积极拓展了产品和技术领域,加强自主创新,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散货船、油船和集装箱船等主力船型均实现了批量化、专业化生产,一批高技术船开发取得重要突破,继续强化了高技术船泊开发领域的领先地位,各骨干船厂形成了“错位经营”的良好局面。修船方面,各骨干修船厂改装船业务量明显增加,船舶改装技术有较大提高。配套方面,沪东重机在成功完成国内首台VLCC主机制造基础上,又承接了国内单缸功率最大的900mm缸径主机,在低速机大型化方面迈上新台阶。船用柴油机、甲板机械等产品的制造水平已达到或接近当代世界先进水平。

科研开发成果累累,经济增长亮点频频。我国船舶工业不断优化油船、散货船、集装箱船等主力船型的生产设计,成功开发了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17.4万吨优选型散货船等新船型;开展了不锈钢化学品船、火车渡船、LNG船、自升式钻井平台、铝合金高速客船等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开发,有些成果已用于实船建造。非船自主研发水平大幅提高,科技产业化成效显著。

创新,是当今社会的一个时尚词语。然而,对于中国船舶工业来讲,创新早已化为一种具体的行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创新,使中国造船人超越了过去,也将让中国造船人拥有未来。

科技打造 现代兵工

以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研制生产顺利实施为标志,高科技兵器新体系初步形成。兵器工业集团“十五”重点项目研制生产任务全面完成,一批国防基础关键技术攻关取得重大成果,开始了由传统兵器向高科技兵器的历史性跨越。科研生产能力调整圆满完成,开始了由“任务型”向“能力型”的转变。兵器装备集团“十五”期间研制生产了一大批装备产品,为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标志着顶层设计和系统集成能力上了一个新台阶,初步形成了开放型重要产品科研开发体系,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五年来,兵器工业集团一批具有军工技术背景的主导民品和优势民品的市场率跨入了国际国内前列,初步形成了以重型车辆与装备、特种化工、光电子器件为核心的民品发展新构架。我国最大的国际工程承包项目——伊朗德黑兰地铁4号线项目成功签约,国际化经营初步形成了国际贸易与国际工程良性互动的新架构。

德黑兰地铁4号线项目合同总金额8.36亿美元`是技术密集的特大型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承包商北方公司以国际通行的厂FIDIC-EPC交钥匙合同条件实施工程总承包,这是承包工程领域技术含量最高、工作内容最复杂、实施难度最大的承包方式。北方公司成功承包这项大型工程,为我国国防工业利用自身优势带动国际工程承包及大宗机电产品出口提供了成功的范例。是我国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向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标志,更是我国综合国力增强的具体体现。

兵器工业集团204所研制的宽温域彩色液晶材料,是彩色液晶显示器的关键基础材料之一,直接决定了液晶显示器的显示质量及可靠性等重要性能。该所研制的实用彩色液晶材料,综合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低温性能突破了-40°C的难关,拓宽了器件在恶劣环境下的使用范围,取得多项自主知识产权,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彩色液晶材料核心技术的国家,为国产化奠定了技术基础。

2005年,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销售汽车62万辆,社2000年的3.1倍,销量居全国第4位;摩托车销售360万辆,是2000年的2.5倍,继续保持全国销量第一位;光学产业升级加快、光学材料产量世界第一,高附加值新产品比重有了较大提高;加强自主研发、提高核心技术能力,现已建成4个国家级技术开发中心和18个省级技术开发中心,在重庆、上海、欧洲建立了三个汽车研发基地,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已经或正在推向市场。逐年加大研发投入,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已达3%以上。以轿车销售收入超过整车销售收入的50%和蒙迪欧、福克斯、雨燕等轿车上市为标志,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重大进展;以100-25ml排量摩托车销售量占近80%和大排量摩托车的开发投产为标志,摩托车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

纵观“十五”这五年,可以说,既是兵器工业走出困境、走向高科技、重塑信心、再创辉煌的五年,也是科学认识、准确把握新时期兵器工业发展规律的五年。通过这五年努力,兵器工业初步建立了以高科技军品、高新技术民品、战略资源为核心的产业发展新架构,建立了高科技兵器工业的雏形,为全面建设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现代化兵器工业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总结这五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建设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现代化兵器工业,科技创新是主线,激励和用好人才是关键,创新体制机制是根本动力,充分利用军品资源发展民品、推动军品民品协调互动发展是基本方针。

军工电子 智能中枢

军工电子的研究领域覆盖了从电子元器件、软件、整机到系统工程等电子信息技术的各专业门类,拥有15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中心、21个国家级、部级质量检测机构和一批国内一流的中试线、元器件生产线和机加工中心,形成了完整的研究、设计、试制、生产和试验、检测、服务能力体系。

“十五”期间,各军工电子研究单位由“单打独斗、各自为战”向整合资源优势、“联合起来办大事”转变,由以单项技术突破为主向单项技术和系统总体突破转变,由跟踪、模仿向跟踪和创新并重转变。军工电子“十五”期间承担各类科研项目比“九五”增长约70%,取得科研成果2000多项,具备了独立承担国家级重大工程的能力。5年间,累计核准专利数671项,获奖科研成果928项(含多项国家级特等奖和一等奖),发表各种论文11599篇,出版各种专著287部。

在863计划的支持下,电子45所开发出了焊线速度达14线/秒,每秒可完成200多个微米级精度的高速三维运动全自动键合机,并已在国内集成电路企业得到了应用。键合机是以导电引线连接芯片焊盘和封装管脚的半导体生产后道工序关键设备,全自动键合机的研制成功对集成电路封装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十五”期间,军工电子人才建设成效显著,锻炼和培养了一大批军工电子科研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结构更趋合理,基本建立了一支老中青结合、梯次较为合理,精于业务、勇于攻关、敢于创新的人才队伍。在职职工中科技人员占57%,45岁以下中青年科技人员已全部科技人员的82%。成员单位领导成员平均年龄46.3岁,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占94.2%,现有国家级专家445人。

五年以来,军工电子发展速度、改革力度、整体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军工电子的经济实力、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显著提高。五年以来,军工电子确保全面完成军工任务,为我军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特别是神舟系列飞船的成功,凝聚了军工电子众多科研人员的无数心血。五年以来,军工电子民品产业获得了长足进步,经济规模保持了每年30%以上的增长幅度。



(2006-06-29 13:00:00 点击6207)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