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青年学者科研成长和学术交流,政治学所举办青年论坛系列报告会。2023年4月18日,刘九勇副研究员以“现代中国政治思想中的共和主义”为题作首场青年论坛报告。政治学所副所长王炳权研究员主持会议。报告邀请了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庞金友教授、政治学所周少来研究员担任主要评议人。
刘九勇首先以日常语言中的“共和国”使用词频进行导入,并介绍了“剑桥学派”的共和主义思想史研究,分享了自己近两年对共和思想的一些思考和研究成果。他的报告主要从清末的士民政治观念、中西共和主义比较、现代中国共和主义的展开这三个部分进行展开。
关于清末的市民政治理想,刘九勇梳理了其历史渊源,分析了其社会因素、政治因素、思想因素,概括了其基本精神是“合君民为一体,通上下为一心”“合四万万之众如一人”,也就是共同体政治。关于中西共和主义比较,刘九勇认为现代中国共和主义,与西方古典共和主义相比,不是局限于小共同体中,而是希图实行于广土众民的复杂社会和巨型国家,乃至于整个人类社会;与西方现代共和主义相比,则仍旧坚持共同体理念和人民政治观,因此与自由主义有着明显的距离。关于现代中国共和主义的展开,刘九勇结合公德主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无政府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等内容进行详细分析论述。刘九勇最后概括了自己的核心观点,即“阶级斗争+统一战线+先锋队政治=中国共和主义的奠基”。
周少来研究员首先对报告进行点评。他认为刘九勇梳理了共和主义思想的缘起、在中国的流变、对比了中西方共和思想的区别,是很有意义的研究。他指出,任何思想都是时代的反映,一定的时代背景产生思想,而思想关键是要落地,有制度依托和进行实践。他提出应进一步注意的问题:一是共和主义思想能否囊括近代以来涌入中国的各种思想;二是研究应以人物、思想家为主体,也就是要有载体;三是报告中对共和主义与新民主主义有所混淆。
庞金友教授认为刘九勇的报告和研究主题很有意义。西方古典共和主义一直影响至今。今天,共和主义的一些观点已被自由主义所吸纳,民主观念也在不断扩张,因此,当下学界对共和主义的研究有所弱化。庞金友教授提出,研究要区分是思想史的研究、政治观念史研究还是政治思潮研究,不同类型的研究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和对象。本报告的题目建议以“共和观念”替代“共和主义”更为准确一些。而且要采取有限研究,要有界定和限度,不是越全越好。
在会议交流环节,政治学所田改伟研究员、王红艳副研究员、韩旭副研究员、陈明副研究员、涂锋助理研究员分别结合各自的专业认识,对报告进行了评议,并从今后如何进一步深化该研究的角度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刘九勇认为各位专家的建议很有启发,将会认真消化吸收,进一步深化自己的研究。
王炳权最后总结发言,认为“青年论坛”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是贯彻以学术讲政治的重要活动载体,有利于营造政治学所浓厚的科研学术氛围,同时为青年学者提供很好的交流平台,促进青年学者的成长。今后坚持两周一次,邀请不同的青年学者结合各自研究领域进行专题报告,真正将这项活动办好、办出水平、办出特色。(杨抗抗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