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资源 > 民主政治 > 特色社会主义
丁元竹:以社会建设为目标,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作者:丁元竹 时间:2007-12-11
丁元竹:以社会建设为目标,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丁元竹
2007年12月11日18:20


  各位代表下午好,感谢我们中改院邀请我来参加这个会,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以社会建设为目标,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大家都知道党的十七大把社会建设作为一个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一个目标单独提出来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党的十六大把社会建设放在经济建设里面,十七大把社会建设单独分出来来进行阐述,标志着中国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这样一个新的阶段进行社会建设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和探讨。这次党代会的政治报告里面提出来社会建设在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教育、卫生、和医疗,完善和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扩大就业,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管理。我认为跟过去的比较,特别是05年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的讲话里面“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这次把“四位一体”的具体建设提出来了。

  我觉得社会建设必须推进社会体制的建设和社会体制的改革来实现,社会体制的建设和社会体制的改革的切入点,我认为就是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来明确社会建设的主体。什么是社会建设的主体,首先我想遇到了一个理论的问题,就是社会是什么,当然我觉得可能非常简单,但是实际上有很复杂,从十几年前学习社会学就没有看到有人把社会是什么说清楚。我自己最近的研究试图对社会这个内涵试图做一个说明,我就从两条路线,一条是从近200年发展的历史,两百多年来各国政府和各国组织对社会的干预这两条线来理出来。我们定义为,由居住同一社区或不同社区,来自同一文化或拨通文化、统一制度不同统一组织或不同组织的个体成员组成的群体,他们以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为基础,通过社会组织、政府机构来处理社会事务。我自己试图也建立一个理论框架,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社会建设是怎么进行的,实际上从历史地角度来看特别是从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发展线索来看,经历了三个阶段,一个是农业社会,社会的基本事务比较简单,那个时候没有社会保障问题,没有福利问题,有一些基本的社会事务,也有养老也有其他问题,这个是通过什么问题来解决呢?是通过共同体,是传统意义上的,就是社区、家庭、家族来解决,形成是传统的公共治理。后来进入工业,对传统的农业社会进行一个冲击,大量的人离开的农村到城里来居住,这个社会上的文化是一致的,但是工业社会形成一个新的问题是由于人们要在城市就业,就产生了就业问题、社会福利问题、社会保障问题,仅仅依靠传统的家庭、共同体解决不了这些社会事务,这个时候国家就介入。德国建立了最早的德国社会福利体系。

  上个世纪后期带来一个问题,在以经济基础为基础的信息社会打破了传统的主权国家主权社会一体化的格局,人们运用信息技术跨越国界进行一些社会性事务,特别是以互联网这种传播,包括现在我们特别关注的在社会建设里面特别关注的所谓国际NGO,这个就出现了新的社会治理问题。在工业社会的后期,或者说信息革命刚刚开始的初期,美国和英国以里根总统、撒切尔夫人为代表的新公共流派就试图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有出现了利用社会组织和政府共同提供公共服务这种模式,或者说现代治理的方式之一。实际上我们看到社会发展的主体在过去的两百多年中是在不断的变化的,由非常简单的社区家庭到后来政府的介入,到后来社会和政府的共同介入这么一个过程。

  我个人的结论就是社会建设的责任主体,就其内涵来说是在不断变化的,从传统的家庭、村庄、教区,到政府、独立的社会部门,他们所负责的社会事务也在不断增加,从传统的教育、救助等社会事务,到现代社会保障、就业、现代教育、公共卫生和医疗、信息技术下的个体、社会组织管理等等。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认为当前社会体制建设和社会体制改革应当从六个方面来入手:改革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强化政府在社会建设中的主体地位的同时,进一步明确政府在社会建设中的责任。包括教育、卫生、医疗、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社会分配中,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第二,进一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完善社会组织,特别改善民间组织的登记制度,独立发展服务型组织,限制部分有企图的组织。在民间组织登记方面应该放开一大片,放开服务型的社会组织的登记,让它承担更多政府在转型过程中转移出来的职能。第三,改革政府公共投资的模式,实现社会转型。因为今年以来,我们现在一些发达的省市、地区有钱了,表现特别明显,他们的钱也开始投入社会领域但是投入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非常明显的是发达省市在社会事业建设的过程中投资方式依然是计划经济的投资方式,出现了一个最大的问题是资源浪费和不能与群众的需求对接。这个过程中实际上需要建立一种政府在公共领域的投资模式,或者要改革政府在公共领域上的投资方式。

  改革上我也有三点政府需要做的,第一是建设社会的行为规范,这在党的十七大报告里面是放在政治体制改革里面提出来要强化公民意识,我觉得同样要提公民意识和公民规范的问题,没有这样一套规则实际上这个社会建设是很难进行的。我们现在的社会建设强调的是问题性的建设,而对规范性的建设很少注意到,但是实际上在一个社会中非常非常重要。去年我跟机关的一个很高的领导出差,他跟我说了一个故事,我觉得反映了我们这个社会里面确实需要规范建设。他说他也做志愿者,他说每个礼拜如果是没有会议和不出差的话到北京的一个图书馆去帮着人家整理图书,但是我发现我们中国的公民意识很低,他说比如说我一开始做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知道我是个高级干部,但是都对我一样,大家对我都非常随便,等有一天有人知道他是一个现职的高级干部的时候,图书馆的人就马上跟他说不要跟他们在一起了,不合适,他说我到那儿去做呢?他说你到办公室去帮助我们,指挥我们。他讲的就是我们这个社会各个层面缺少公民意识,其实每个公民都有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社会规范,但是他没有,所以很多公众的参与就搞不出来。这次十七大提出来强化公民意识,实际上比较建立这样一套规范。

  第二,我觉得应该通过创新来实现可持续一种发展。

  第三,一个非常重要的,通过社会建设解决中国在发展中面临的突出的问题。最近有人提出来美国在20世纪运用市场机制和科学技术创造了20世纪的消费模式和市场。也是这些人提出来,21世纪因为中国在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20世纪历史给中国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中国超越美国创造一个可持续的消费,如果说20世纪美国创造的是一个消费模式的话,留给中国的任务就是创造一个可持续消费。如果是这样的话,中国可持续的消费一定是一个社会机制建设。

  (作者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相关链接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 政治学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 邮编:10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