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资源 > 政治学论文 > 政治学理论 > 政治发展
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战略研究

作者:王一程 时间:2003-11-28
     一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践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人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越世纪的发展,要求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指导思想方面,邓小平同志有十分清楚和系统的论述。要点包括:①“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是有前提的,即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就是坚持党的领导。问题是要善于领导;要不断改善领导,才能加强领导”。②改革“总的目的是要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有利于在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③改革的目标是要“始终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调动基层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积极性”。④要“采取各种措施继续努力扩大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⑤改革“不能搬用西方那一套所谓的民主,不能搬用他许门的三权鼎立,不能搬用他们的资本主义制度,而要搞社会主义民主。我们要根据社会主义国家自己的实践、自己的情况未决定改革的内容和步骤”。“要保持自己的优势,避免资本主义社会的毛病和弊端”。⑥“政治体制改革很复杂,每一个步骤都涉及千千万万人的利益”, “要分步骤、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⑦评价改革是否成功,关键“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邓小平理论确立的这些指导思想,针对国内外新的历史条件,提出并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要求,为我们在21世纪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于,从应对国际国内新的历史条件和挑战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探讨我们应如何全面、正确地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确保在新世纪坚持按上述原则、目的和目标,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研究成果旨在为有关职能部门和理论界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二 本课题研究的思路、重点和难点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属于我国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自我完善问题。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辩证关系的基本原理,从战略高度探讨在21世纪、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需要搞清楚:①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变化和发展趋势,究竟对上层建筑提出了哪些新的调整、变革和服务要求;②当前我国的政治体制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究竟在哪些方面还存在着与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健康顺利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③我们应正确认识、驾驭、处理好哪些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才能积极稳要地进一步搞好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更好地发挥上层建筑为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健康顺利发展提供有效服务和可靠保证的功能作用。

     为此,本课题需要涉及和研究的内容包括:

      第一,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社会经济结构决定的社会阶级和阶层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对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创造了哪些条件,产生了哪些影响,提出了哪些要求,我们应如何正确分析和应对这些要求。

      第二,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的经济与社会结构将发生怎样的进一步变化,“西化”、“分化”、“和平演变”的政治压力和思想文化渗透将呈现怎样一种态势,我们应如何应对。

      第三,改革开放20多年来,从党和国家领导体制、干部人事制度,到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等各个层面看,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成绩和效果,不足和问题,基本经验和教训的总结。

     第四,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需要正确认识和调整我国的党政关系及其他各主要政治要素的关系,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关系。在实践中,我们应如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如何借鉴国外经验和汲取国外教训,如何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如何抵制全盘照搬西方理论、西方模式的误导和干扰。

     第五,搞好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关键在党,关键在于全面正确地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搞好执政党的自身建设,解决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确保始终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通过发展党内民主,积极推动人民民主的发展,从制度体系上保证民主集中制的正确执行;通过改善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使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在这个起决定作用的关键性问题上,实践中有一些十分复杂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急需加强理论和对策研究。

     基于上述内容,本课题需要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有:①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已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和有害的,但观察认识国际国内现实生活中的诸多经济和社会现象,特别是政治现象,是否仍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②在经济和社会成分多样化的背景下,是否会产生一些方向和性质不同、甚至对立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要求。③对那些鼓吹中国共产党应脱胎换骨,改换名称,改变阶级性质,变成社会党;鼓吹在共产党和现有民主党派之外,应允许成立代表各个不同阶级、阶层、利益集团的经济和政治利益要求的新政党之类的政治主张,应如何应对。④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私营经济和私营企业主阶层的经济关系、利益要求、社会作用、社会影响和社会属性,应如何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分析。⑤在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工人阶级一部分的新的历史时期,应如何从理论上界定各民主党派的阶级属性问题。⑥如何在各类不同所有制企业,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建立健全能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保证工人群众合法行使民主权利的制度。⑦如何加强廉政建设和监督机制,切实防止“干部傍大款”、“以权谋私”、“钱权交易”、“形成既得利益集团”。⑧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践中,应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现程度和实现条件的关系;如何正确界定和处理城乡基层党和政权组织与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权责职能和职能交叉重叠关系;如何有效地遏止和消除贿选等政治腐败现象的发展蔓延苗头;如何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保证人民首先是确保人民中的最大多数人即普通劳动者的利益要求得到满足,能够充分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等等。

     本课题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在认真调查研究、掌握大量可靠的事实材料的基础上,形成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王一程)
相关链接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 政治学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 邮编:10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