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阅读文章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差异性与相通性
作者:李一吉    文章来源:  人民论坛网 2016年11月24日

  核心提示: 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由之路。用马克思主义提升传统文化水准,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探索两者之间相互融合的规律,对于发扬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摘要】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由之路。用马克思主义提升传统文化水准,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探索两者之间相互融合的规律,对于发扬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  融合路径   【中图分类号】B27   【文献标识码】A

  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差异性和相通性意义重大 

  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差异性和相通性,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长久持续发展。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中发挥了理论武器的作用;另一方面,中国博大精深的悠久历史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智慧宝库,两者的有机融合形成了有鲜明中国特点的独特文化理论体系,并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差异性和相通性,有利于在当代彰显马克思主义的魅力。当前,在一些地方和领域中,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有所弱化。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的结合不够、理论创新较少是其中的重要原因。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有利于在当代促进先进文化理论的创新。只有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激发马克思主义的创造力和活力,在理论的先进性上下功夫,才能不断彰显马克思主义的魅力。

  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差异性和相通性,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效果。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提炼和萃取,同时凝聚着马克思主义的理想和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旦形成,必然会成为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纽带,成为内化于人民内心的信仰。推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信仰的传播有重大意义。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深度融合的理论基础 

  第一,两者都具开放性的特征。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特征,可以基于实践条件的变化不断对原有的理论进行修正和完善。无论是在理论的创立者马克思和恩格斯那里,还是在后来的发展者手中,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都表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坚持理论体系的开放性,吸收有益文明成果,以此来丰富和发展自身的需求,这为二者在当代的深度融合打下了良好基础。

  第二,两者对世界观的阐释具有内在契合性。这种世界观上的契合主要体现在对世界物质性上的契合。中国文化具有悠久的唯物论传统,中国哲学肯定了世界的物质性,认为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石就是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第三,两者在方法论上有一致之处。老子强调,“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这说明中国传统哲学中蕴含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和马克思义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有一致之处。

  第四,两者对人类社会的理想目标有相通之处。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大同世界和马克思主义追求的共产主义社会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中国历史上的农民战争,大都也是为建设大同社会而进行。虽然不免有一定的空想主义色彩,但是和马克思主义追求的共产主义理想有一定的相通之处——都是旨在建设一个没有剥削、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

  第五,两者的价值取向不谋而合。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坚持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在处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本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体现出坚持集体主义的原则。马克思主义能在中国传播发展,也绝非偶然。马克思主义主张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人自身,强调为广大人类的事业而奋斗,这与中国传统文化在人生价值观上的追求不谋而合。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是历史的必然。由于产生的地域、社会条件、时代有所不同,两种文化具有先天的差异性。特别是在思想理论特征与思维模式等方面差异明显,并且因差异而产生了融合的需求。这一方面表现在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时代性、科学性赋予传统文化崭新的内涵,使中国传统文化在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过程中也得到了进一步深化与扩充,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提高了与时俱进的能力。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多彩的形式,也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一定的民族和地域特征。

  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是文化传播发展规律的要求。外部文化传播到本土后,若不能被本土人民所接受,就发挥不出积极作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丰富发展的过程,就是与中国具体情况、中国文化相互融合的过程。因此,马克思主义想要在中国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必须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只有如此,才会在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中获得长久的生命力。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迫切需要一种理论作为指导。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以其科学性、先进性、真理性为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指明了发展方向。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的理论路径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融合,在理论上要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指导思想。中国在历史进程中已经形成了以儒家理论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体系,这个体系在人际关系、社会理想、个人修养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但对于其中落后保守的一面,则需要借助马克思主义对其进行理性批判,这样才能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革新,才能在与马克思主义的不断融合中焕发出勃勃生机。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之路,离不开对中国传统哲学的重新审视。对中国传统哲学进行升级改造,就要把中国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提高到科学理性的高度来进行改造。此外,二者的融合,还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着眼于发扬中国文化特色,用马克思主义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以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姿态重新得到东方文化应有的地位,以此来保持民族文化的特色,增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凝聚力,从而实现民族的独立与振兴。创新发展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代化应该是同步进行的,没有广大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清楚认知,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传统文化创新就较难实现。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创新,将有利于发挥文化的精神激励功能,有利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造深厚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融合,应当根植于中国富有特色的文化环境资源中,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资源融合的新跨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新发展,也是马克思义科学理论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丰富的阐释素材。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特有表现形式,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提供了更多的诠释空间,同时也提升了传统文化的价值。

  求同存异、取长补短,是理论发展之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需要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我国现阶段面临的诸多时代疑惑、现实问题,都需要有新的理论来做出解答,而这种新的理论必将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产物,在未来能够对中国软实力的提升产生巨大影响。

  (作者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①任培琴、杜涛:《浅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动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理论月刊》,2011年第8期。

  ②韩震:《如何彰显马克思主义的魅力》,《中国行政管理》,2015年第10期。

  ③郭齐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土壤与基础》,《光明日报》,2014年4月2日。

  ④何中华:《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研究中需正视的问题》,《光明日报》,2015年3月18日。

(2016-11-25 13:46:00 点击)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