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阅读文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
作者:赵国珍    文章来源:  《前进》2019年2月22日

  我们是一个信仰、宣传、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的国度,在我们的头顶上,高高飘扬的就是马克思主义这面旗帜。那么,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今天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尤其是在我们的基层实际工作实践中,到底还有没有用?有什么用?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我们“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更好地在实际工作中把握现象和本质、形式和内容、原因和结果、偶然和必然、可能和现实、内因和外因、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其实,在我党的历史上,学哲学,用哲学,历来就是一个历久不衰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的一个极大的思想优势和政治优势。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同志,都在自觉地主动地运用哲学手段,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成为学哲学、用哲学的光辉榜样。

  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前实际工作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认识论价值——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价值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有机统一,它是此前所有古典哲学的高度综合和理论创新,科学地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今天实际工作的角度来看,在认识论方面,我们应该着力挖掘和运用其唯物论、辩证法和矛盾论的理论价值。

  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物质与精神、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到底谁是第一位、谁是第二位,这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唯物论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存在是第一性的,思维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精神,存在决定思维。坚持这一基本原则,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这个问题,很多同志在认识上是知道的,但在遇到具体问题时,有些同志会出现‘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情况,经常会冒出各种主观主义的东西,有时甚至头脑发热、异想天开。有的人喜欢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表态,盲目铺摊子、上项目,或者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高指标,结果只能是劳民伤财、得不偿失。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甚至反复出现这样的问题?从思想根源上来看,就是没有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唯物论原则就是坚定地坚决地始终坚持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的原则,深刻地把握世情、国情、省情、市情、县情,无论是处理情况、解决问题,还是规划未来、制定政策,都必须植根于客观实际,植根于现实需要,植根于本地情况。主观意志服从于客观实际,个人思维服从于客观存在。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客观情况是不断变化的,而且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准确认识和把握客观事物在不同阶段的新变化、新特点,不机械,不刻板,不僵化,不教条,才是真正的和彻底的唯物主义者。

  辩证法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望远镜”和“显微镜”(毛泽东语),它只有以唯物论为基础才是科学的和现实的。马克思说,辩证法对一切既定的形式都是从它的不断运动中去理解,辩证思维的主要特征就是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全面而整体的观点、联系而系统的观点、发展而变化的观点,这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则。片面的观点、孤立的观点、僵死的观点,这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是与辩证法根本对立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我们的事业越是向纵深发展,就越要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就越要“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最常见的就是如何处理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重点与非重点的关系,如何避免盲人摸象、坐井观天、揠苗助长、画蛇添足、掩耳盗铃、削足适履等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问题,如何实现各项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发展。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切实确立辩证思维观念,灵活运用辩证思维法则,真正实现通过辩证思维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矛盾论是毛泽东同志的重要哲学创造,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与发展。矛盾论的基本观点就是,矛盾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矛盾的普遍性决定了它既是事物联系的实质原因,也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不断地认识矛盾并且不断地解决矛盾的过程。矛盾就是问题,认识矛盾就是认识问题,解决矛盾就是解决问题。具体到我们的工作实践中,就是运用矛盾论原理,正确认识各种关系冲突、利益纠葛、思想碰撞、立场对立,既不视而不见,回避矛盾,也不避重就轻,逃避现实。

  党的十九大确认,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科学判断为我们的各项工作确立了重点,指明了方向。事实上,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目前我国人民群众的基本物质文化需求都能得到满足,现在基层许多矛盾的产生与发展,比如公平、尊重、权益、享受等,都是老百姓追求更好、更美、更高质量生活的问题。

  二、方法论价值——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价值 

  从本质上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同于以往所有哲学的地方,就是它不仅是一种理论研究成果,而且是一种实践概括与总结。马克思本人不仅是一个思想家,而且是一个革命家,他终生都在把自己的哲学观点运用到革命实践中去,并且通过实践活动来检验和完善自己的哲学体系。马克思自己就说过,“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而且,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够与时俱进,拥有不朽的魅力,就在于它的认识论与方法论的统一,在于它的实践价值,在于它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源泉和动力,也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论,也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理论武器。前者的理论实质就是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看待世界,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避免犯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错误。后者的理论实质则是按照发展的、运动的、变化的观点看待事物,把握规律,运用规律,避免犯经验主义、形式主义的错误。总起来说,就是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根据客观事物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修正甚至放弃原有的认识,放弃已经变化的与新的事实不相符合的旧的结论。既不能把任何现存的事物看成是永恒的神圣的不可侵犯的东西,也不对任何迷信和谬误做无原则的让步。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史,在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战争时期,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改革开放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都是指路的灯塔、行动的指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国情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从而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发展道路,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尊重与认可。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实践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绝不是远离现实生活和脱离社会实际的象牙塔理论,它在指导人民群众革命实践的过程中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并且在这种实践中不断经受检验,不断接受挑战,不断获得丰富和发展。

  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中央已经明确了继续前进的方向,就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地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新的征程上,我们依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指导,坚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切实把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判断我们所处的新的历史方位;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提出新的发展思路,不断坚定我们既定的战略举措,不断创新和完善我们的各项工作目标和发展路径;坚持矛盾论观点,增强问题意识,确立问题导向,勇于并且善于把认识矛盾、解决矛盾当作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

  应该说,确立了以上的认识观念,坚定了以上的思维格局,就是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于现实工作的指导地位,就是坚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实践价值。

  三、目标论价值——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终极价值 

  为工农大众谋幸福,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全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奋斗,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以贯之的最高理想和终极目标。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主人,是社会财富和社会变革的根本力量。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鲜明品质就是始终不渝的人民性立场,它要求共产党人必须把人民立场当作自己的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当作自己的根本使命。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保护人民的创造精神,保证人民的主体地位。习近平总书记直截了当地指出:“人民对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目前我们正在不断推进的改革开放事业,第一,它本身就是亿万人民的共同事业,是人民需要,由人民推动;第二,它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人民,它得失成败的评价标准也离不开人民。以人民为中心,让改革开放成果更多地、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始终是我们党和政府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历来就是判断改革举措和政策得失的最终依据。关注民情,尊重民意,顺应民心,致力民生,既依靠人民、带领人民从事各种创造性的革命性的工作,又在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汲取前进的力量,让全体人民切实享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各领域的发展成果,拥有更多、更实在、更直接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曾语重心长地警告说:“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虚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我们所制定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推出的各种决策、举措和行动,越是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就越是能够在实际贯彻中得到落实,在实践工作中生根开花结果。而得到落实的工作,取得成果的举措,又反过来更大程度、更高水准地增进人民的福祉。这种辩证发展的关系,相互依存和促进的关系,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具体体现和实际应用。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精神文化的宝贵财富,是截至目前最先进、最科学、最发达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自觉学习和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增强战略性、系统性思维,分清本质与现象、主流与支流,既看存在问题又看其发展趋势,既看局部又看全局,提出的观点、作出的结论要客观准确、经得起检验,在全面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努力揭示我国社会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大趋势。”(作者系山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会教授)

(2019-04-09 15:00:00 点击)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