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阅读文章
马克思主义的回归与创新
作者:祝和军    文章来源:  《前线》2019年6月

[摘要]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内在地决定着它需要“接着讲”,而不是“照着讲”。因此,只有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历史过程。回归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是改革开放的逻辑起点,正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改革开放的实践动力,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远大理想是改革开放的价值归宿,辩证地理解了这三点,才能更好地领悟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关键词] 科学社会主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以人民为中心;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 A81;D61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29-1445(2019)05-0034-04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披荆斩棘、砥砺奋进,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书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壮丽诗篇,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但是,围绕着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社会上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有的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恰恰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已经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有的人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上是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威权主义。这些质疑和曲解,其实质是把马克思主义与改革开放对立起来,从而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对此,我们必须予以正面回应。这既是新时代条件下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实践需要,也是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需要。

回归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是改革开放的逻辑起点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其自身蕴含的真理性力量,而且还在于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资本主义怀疑、否定、非议甚至主张取消马克思主义,固然是囿于 “资产阶级的狭隘眼界”。但在社会主义阵营里,一些人把马克思主义知识化、书斋化、教条化,以至于将其作为死板的公式四处套用也极不恰当。在马克思看来,他提供给世人的是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不是现成的结论。把马克思的个别结论视为金科玉律,看似无比虔诚,实则背离了马克思的初衷。正如恩格斯所说:“根据自己的情况像马克思那样思考问题,只有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者’这个词才有存在的理由。”正因为此,马克思主义的整个世界观根本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

实践上的挫折根源于思想上的僵化。没有思想的解放,改革开放就无从谈起。马克思就曾把“思想”比喻为让人觉醒的“闪电”,认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的力量。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就是一道照亮人们思想和心灵的智慧 “闪电”,极大地解放了人的思想,从而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邓小平同志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是一个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是一个要不要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进而与假马克思主义划清界限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解放思想,就是改变了过去封闭僵化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伟大觉醒,就是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本来面目,使其重新成为共产党人的行动指南。改革开放40多年来,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关键在于我们在解放思想的过程中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尊重了扎根于实践的探索精神,在理论上将实践视为了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行动上将“头脑”中的社会主义转变为“实践”的社会主义。从这一意义上讲,改革开放不但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背离,反而是向马克思主义的回归。因为,我们只有在理论上思考中国的实践,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地成为“中国的”,而不仅仅是“在中国”。如果说我们丢弃了什么,那么我们丢弃的仅是那个书斋里、本本上的僵死的马克思主义,得到的却是“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正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改革开放的实践动力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视野中,社会主义是沿着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维度展开的。一方面,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就只能是空想,而不是理想。正如马克思所说:“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因此,社会主义是承担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历史使命的。另一方面,精神生活是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的必然诉求,从而表现为对物质生活的超越。事实上,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基础性的物质文化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必然会日益增长。马克思说:“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同样,社会主义也表现为现实不断趋于理想的历史过程,是现实和理想的辩证统一。说它是理想,是因为社会主义所要求的价值理想在当下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还无法实现;说它是现实,是因为我们当下的行动又参与了理想的实现,推动理想逐步成为现实。而这一过程正是基于实践的开放性、创造性和革命性。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奠基于实践的根本原因。正如马克思所说:“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

恩格斯曾经在给俄国革命家查苏利奇的信中指出:“马克思的历史理论是任何坚定不移和始终一贯的革命策略的基本条件;为了找到这种策略,需要的只是把这一理论应用于本国的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了解这些条件。”马克思在给荷兰工人领袖斐·多·纽文胡斯的信中也指出,社会主义到底应该如何建设,完全取决于人们将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既定的历史环境。可见,对一个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而言,到底应该是物质基础优先还是价值追求优先?这个问题只能由这个国家的具体国情来回答。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国家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受当时一些因素影响,我们没有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继续抽象地追求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显然已经背离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要求。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们党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了我们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重新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并通过改革开放开辟了一条特色富强之路,使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从而为社会主义价值理想的实现奠定了物质基础和历史前提。从理论上讲,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正在于我们党创造性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有了现实的实践根基,又具有了坚实的哲学理论基础。这不但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违反,恰恰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远大理想是改革开放的价值归宿 

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着运动的未来。”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虽然承担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历史任务,但也作为社会理想昭示着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而表现出了与其他社会形态完全不同的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讲话中曾指出,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为人类求解放。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将谋求人类解放、实现共产主义视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并为之持续奋斗。当然,共产主义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只能在不断改变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中一步步去实现。但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没有忘记为人类求解放这一“初心”,并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自觉地将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视为奋斗目标,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精神追求。

邓小平同志就曾把社会主义的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这里,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双重内涵是不能割裂的。贫穷固然不是社会主义,但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如果仅仅突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维度,社会主义是无法在本质上与资本主义划开界限的。事实上,资本主义也是注重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共产党宣言》中就说: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100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但是,资本是为了逐利而逐利,本身并没有精神目标和价值导向。或者说,逐利本身就是资本的价值目标。这就决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只能以自发的形式不断地加重剥削、走向两极分化。而社会主义则是在“发展”的基础上能够自觉地突出“为谁而发展”这一价值主题,追求社会主义这一内在的精神理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 一些敌对势力和别有用心的人总把中国改革理解为往西方政治制度的方向改,否则就认为是不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有针对性地讲道:“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该改的、能改的我们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 。这些重要论述鲜明而生动地诠释了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也充分展现了一个共产党领袖高度的精神自觉。改革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从“未发展起来”时期进入了“发展起来以后”时期。在新的历史方位中,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作出的这一重大政治论断正是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视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归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而且,这种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是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是在具体实践中贯彻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在民生领域,力推精准扶贫,把消除贫困、改善民生视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教育领域,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文化领域,注重文以化人,把文化自信视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离开了社会主义价值理想的这一维度,我们党在诸多领域的治国理政举措就不能得到真切的理解和领会。可以说,根据新的时代特点和历史条件主动回应人民关切,表现出的正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远大理想的坚守。

马克思曾说:“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的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这是因为:“这种对立的解决绝对不只是认识的任务,而是现实生活的任务。”可见,那些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在理论上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和论调,要么出于别有用心的意识形态偏见,要么就是陷入了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臆想症。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历程已经无可辩驳地表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决定着它只能在不断回答时代问题的历史进程中获得自身发展和成长的契机。因此,只有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只有将马克思主义“接着讲”而不是“照着讲”,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不懂得这个辩证法,也就无法体认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本文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项目“新时代文化建设视域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编号:18KDBL056〉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中央编译局.回忆恩格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祝和军,北京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副教授)

(2019-09-12 10:48:00 点击)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