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与展望: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政治学与政治发展——中国政治学会2008年年会综述
作者:韩旭 李双胜
时间:2009-02-27
由中国政治学会主办,湖北省政治学会协办,襄樊学院承办的“回顾与展望:中国政治学与中国政治发展30年”学术研讨会日前在襄樊召开。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秘书长何秉孟研究员出席会议,并代表中国政治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李慎明向大会致辞。中国政治学会会长李慎明,中国政治学会顾问徐大同,以及湖北省委宣传部,向会议发来贺信。中国政治学会顾问王邦佐和刘德厚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襄樊市委副书记万桃元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王一程(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王浦劬(北京大学)、张桂琳(中国政法大学)、周光辉(吉林大学)、桑玉成(复旦大学)、徐勇(华中师大)、包心鉴(山东省社科联)、姜汉斌(国防大学)、武正国(山西省人大)以及秘书长杨海蛟(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等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王一程副会长代表李慎明会长做大会主题报告。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反映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全面准确地认识“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对于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具有核心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一重要论述是在当今中国正确认识以人为本科学内涵与精神实质的锁钥。坚持以人为本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的理论前提。科学发展观中,最为根本、最为关键的是“以人为本”即以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本,这是与“以物为本”、“以GDP为本”、“以少数人利益为本”等鲜明相对立的。中央提出,更多地关注困难群体,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这也就进一步体现了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更多地关注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新思路。这无疑是“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报告同时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前提。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就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国近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实践已经证明,这套政治制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增进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与会学者围绕大会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不仅经济发展成就令世人瞩目,政治发展也取得了丰硕成果。首先,确立了一系列与时俱进的政治理念,如依法治国、政治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等等,指导中国政治发展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其二,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发展道路逐步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完善。其三,社会主义法治不断发展,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明确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法治政府建设取得进展。其四,人权保障制度化水平不断提高。其五,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不断深化。其六,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逐步确立和完善。其七,“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已在港澳成功实践。其八,社会治理方式不断完善。其九,党的执政能力不断加强。其十,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有学者认为,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管理、推动经济增长、政治建设以及对外交往等方面表现出十分明显的自主性特征,其中所蕴涵的发展逻辑为3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并实现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不仅带来了我国经济的转型与腾飞,也以其毋庸置疑的开放性,推动中国政治面向世界、走向世界,开启了中国政治发展的新阶段。
民主政治建设是我国政治发展的中心议题,自然也就成为本次会议讨论的主要内容。有学者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在理论上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创立了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在实践上取得丰硕的成果,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道路,从而开创了最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崭新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艰苦探索和不断实践,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包括:首先,必须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始终不渝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其次,从中国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自己的道路。第三,民主建设必须有利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第四,民主政治必须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实现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同时应当清醒地意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任重道远。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仍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根本任务。有学者指出,民主政治具有双重任务,即通过制度化建设一方面更加合理地规范政府行为,另一方面规制民意,约束公民行为,疏通民意表达渠道。民主化当然不能解决中国所有的问题,但面对日益高涨的来自弱势群体和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构建民主参与的制度平台,可能是今后中国政治发展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还有学者指出,推进我国的民主政治的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必须坚持“第一要义是发展”的原则,有序扩大人民民主;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发展的原则,着力处理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关系;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成果,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持续发展。
民主政治的制度化建设也是本次会议热议的话题之一。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学者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不断创新发展;人大选举制度不断改进;人大代表、人大会议制度不断健全和规范;人大组织制度不断发展;人大工作制度不断探索和完善。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0年的建设中,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基本经验,包括:人大制度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人大工作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人大工作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大局;人大工作要坚持民主、务实和严格依法办事;人大要不断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正确处理坚持与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辩证关系等。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有学者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民主理论和统一战线理论与我国政治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造。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社会主义改造后“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确立了中国多党合作基本政治格局。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革,国际政治格局出现重大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不断推进,使我国的多党合作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着眼中国多党合作的坚持、完善和发展,着眼我国政党制度特点和优势的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理论观点和政策原则,进一步丰富、发展和创新了我国的多党合作理论,初步形成了中国多党合作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还有学者认为,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统一战线创新发展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主要有:提升党的公信力是统一战线凝聚人心的重要前提;加强政治整合是统一战线汇聚力量的根本保证;注重利益协调是统一战线促进和谐的基本手段;推进民主建设是统一战线维护稳定的有效途径;服务执政使命是统一战线创新发展的根本目的。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学者认为,就多民族国家而言,基本的秩序首先在于国家共同体的和谐与巩固。各民族在生活和交往中形成平等、和谐的民族关系,是维系国家完整统一和良好秩序的基本条件或基础因素。中国单一制下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其根源于中国的民族关系。这种国家结构形式下形成的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关系是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履行政府职能、承担政府职责过程所形成的各种关系的基本体现。关于基层民主,有学者认为,民主不是抽象的存在,而是在具体条件和环境中发展的。发展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直接相关的基层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民主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当前,我国基层民主建设面临着新的形势,存在着新的问题。在促进基层民主发展过程中,基层探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有学者认为,我国基层民主自治的组织形式与民众参与的形式多种多样,基层民主建设面临新挑战,只有实现基层各方面主体的全方位的基层民主建设,才能使基层群众自治的“四大民主权利”得到有效行使。有学者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农村村民自治的发展状况,指出农村基层社会的矛盾是推动村民自治发展的内在动力,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制度是在基层农村社会的矛盾冲突和协调的过程中产生、发展并逐步完善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村民自治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形式到实质、从注重选举到注重治理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国家不断根据农民的需求做出政策选择,使村民自治各项制度不断地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完善。
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是我国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与会学者高度关注的一个议题。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管理改革从总体上看是一个连续的、既相互衔接又不断深化的过程。在这个连续的过程中,不同时期行政管理改革的重点又有不同,形成了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行政管理改革旨在突破政治、经济一体化的中央高度集权的体制束缚,重点是“简政放权”;第二阶段行政管理改革是为了适应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重点是转变政府职能;第三阶段行政管理改革是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重点是推进政府管理模式的转变。需要强调的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实现政府管理从管制向服务的转变,并不是完全放弃必要的管理和管制,而是要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结合,服务是目的,管理是手段,要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总之,持续30年的行政管理改革,不仅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一个新型的政府管理模式正在改革的实践中孕育和生成。有学者认为,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对中国政府发展方向的新定位,是对近30年转变政府职能工作一个总结,并将引发新一轮关于政府职能转变问题的讨论和实践热潮。建设服务型政府与政府职能转变两大历史进程具有内在联系。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我国政府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继续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新阶段。我国在经济不断发展、市场不断完善的情况下,要深化和细化对政府公共服务职责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把转变政府职能工作推进到新的阶段。还有学者在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公共服务发展的成就的基础上,指出目前还存在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较弱、基本公共服务供求失衡、公共服务绩效总体偏低、缺乏公共服务供给协同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并建议构建政府公共服务职责体系,深化公共服务体制改革;加快公共财政体制改革,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服务绩效;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等。
我国政治学30年来的发展是本次会议的又一主题。与会学者一致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学的恢复和发展是与我国的政治发展进程密切相关的。有学者指出,政治学的学术发展,是政治学科发展的精髓和灵魂所在。在学科内外部多种因素作用下,我国政治学的学术发展中存在着多重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这些关系及其作用涉及政治学发展全局,贯穿政治学发展全过程,规定着政治学的发展方向、内容、领域和功能,其主要包括:政治学研究中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政治学研究与政治实践的关系;政治学研究的政治性与学术性的关系;一般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吸收与创新的关系;数量与质量的关系;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等。在我国政治学研究和学术发展中,只有正确认识和辩证把握这些关系,才能继续推进我国政治学发展。有学者指出,30年来,我国政治学者坚持正确的理论、科研方向,遵循学科发展规律,密切关注、分析、研究和解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不断创新,初步形成了既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和精神,又具有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学学科体系和理论体系,较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理论服务。客观地观察和分析中国政治学30年的整体发展,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成就。第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占据了主导地位。第二,政治学的学科体系建设基本完成。第三,政治学基础理论日益完善。第四,政治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第五,政治学的研究内容不断充实。第六,政治学研究的方法不断创新。我国政治学的发展道路曲折而漫长,我们既没有理由妄自菲薄,更不允许因为所取得的些许成绩而故步自封。只有不断地加强自身建设,完善科学的理论体系,提高创新能力,中国政治学才会不辱使命。为此,必须处理好继承和创新、引进和吸收、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坚持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完善、有利于学科建设、有利于中国政治发展的原则,以党的十七大所确定的战略目标为宗旨,不断推动中国政治学的创新,使其实现新的超越和发展。
作者:韩旭,中国政治学会(北京市,100732)李双胜,襄樊学院(湖北襄樊市,441053)
(责任编辑:林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