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治学研究》 > 2019年第2期
加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话语体系建设——中国政治学会2018年年会综述

作者:王清 时间:2020-05-13

2018年12月14~16日,中国政治学会2018年年会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话语体系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召开。此次研讨会由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承办,并得到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支持。会议围绕为什么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话语体系建设及如何加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话语体系建设进行了深入研讨。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话语体系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第一,加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话语体系建构,是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必然选择。

中国政治学会会长李慎明指出,我们必须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信息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危机的深化,价值取向日益复杂,无论对内还是对外的学术话语,都呈现出一种极为复杂的局面。在此背景下,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话语体系建设,直接关系到政治学学科的健康发展与意识形态安全。

第二,加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话语体系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需要。

中国政治学会终身顾问、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夏书章教授指出,在中国,政治学是治政学,治,是治国理政之意;政治学不是一个普通的学科,这个学科很重要,关系全局。我们研究政治学不能视野狭窄,要把眼光放得远,把中国的治国理政说清楚。有学者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核心工作之一,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就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建设,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作为指导,指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改革开放为理论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材料,有学者进一步提出中国特色的改革及其积累的经验如何超越一般性政策论证和政治宣传,超越一般的经验总结,从而上升为理论,这是中国话政治学及其话语体系建构面临的困境。

第三,加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话语体系建设,是建构中国特色政治学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的需要。

不少学者认为中国政治学的学科体系存在发展的困境。比如,有学者认为,政治学的基础学科日益式微,冷门学科建设少,行业性领域性政治学学科少,二级学科体系建设缺乏梳理。有学者认为中国政治学的学科存在分流现象,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西方政治科学理论研究之间的分流、强政治性内容研究和弱政治性内容研究的分流、比较政治研究与本国政治研究的分流。还有学者认为中国政治学的学术和话语体系存在西方话语主导的现象;在我国政治学研究中,简单引入西方的概念、理论和方法的现象仍然比较严重,自主生产概念、建构理论、创新方法的能力总体偏弱。有学者将这种现象概括为中国政治学发展面临边缘繁荣、中心塌陷的问题。边缘繁荣是指中国政治学选题日益行政学化,选题碎片化,缺乏对政治学核心问题的回应与研究,导致政治学学术研究的被动跟随:理论被动跟随实践,政治学被动跟随现实政治,政治学研究被动跟随西方话语体系和其他学科的话语体系。

与会学者普遍认为,加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话语体系建设,有利于促进中国特色的政治学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的建设。话语体系是学科体系的标识,是学术体系的外化,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但是话语作为表达思想、传承理论的媒介,它的建构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应该得到学界的重视。与会代表基于解决中国政治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现存问题的角度,阐述了加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话语体系建设的必要性。中国的发展具有独特性,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很多新问题,西方的知识看似解释了中国的经验,但是西方的知识缺乏中国的经验基础,忽略了中国现实发展是个动态的历史进程,已有的知识在面对现实时具有滞后性。所以,中国政治学需要立足中国,扎根中国现实,从中国的现实中寻求解释的理论,服务于中国国家建设。

二、加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话语体系建设需要处理的几对关系

首先是政治性与科学性的关系。学者们普遍认为,政治学这个学科既要有一定的政治性,又要有一定的科学性,研究者不能离开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建构话语体系,而应该遵循学术发展的规律,总结话语体系。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话语体系建设既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要遵循现实规律,又是一个自觉的过程,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这种主观能动性体现为方法论自觉。有学者认为,政治学的研究者需要运用现代社会科学的方法,借鉴和学习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通过有效的学术生产,解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实现以现代科学方法为支撑的政治学话语体系建设。还有学者认为,解决话语体系建设,不是为了批判而建设,而是为了解释中国现实世界中面临的问题。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要研究元问题和真问题。

其次是本土化与开放性的关系。在本土化方面,有学者认为社会科学研究的本土化包括四种类型:对象转换型本土化、补充-修正-创新型本土化、理论替代型本土化和理论方法全面替代型本土化,并认为对象转换型本土化是本土化重要的形式,在此基础上,政治学研究要以中国元素作为研究对象。与会学者认为,要探索以中国式的价值体系支撑中国政治学的价值体系,构建中国本土化的现代政治学的核心体系;要重视政治学话语建构中的传统资源;关注政治实践中话语体系的变迁,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话语体系进行历史维度的分析。

在话语体系建构的开放性方面,与会学者普遍认为话语体系不仅要有中国元素,还要有世界各个优秀文化成果中的新理论,认为知识没有国界,建议在交流和对话中进行知识的发展与传承,实现时代性和创新性、前瞻性和预见性的统一。中国政治学的本土化过程,要有历史的眼光、全球的视野和比较的方法,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建构必须学习借鉴包括西方政治学在内的一切优秀成果,但是不能用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去适应西方的理论,不能用西方政治学理论和逻辑剪裁和框定中国政治。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话语体系建构既要避免过度强调西方,又要避免过度强调中国模式的特殊性。

三、加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话语体系建设的具体路径

第一,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建构中国政治学的话语体系。意识形态是政治学话语权建构中的重要内容。与会学者普遍认为,建构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包括理论立场的总指导和方法论方面的总指导。理论立场的总指导是指马克思主义以全人类解放为根本目标的人民立场,这个立场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学;方法论方面的总指导是指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提供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法,是一种本体性方法论指导。

第二,强调中国主体意识,面向中国政治实践进行话语权建构。有学者从中国主体意识的维度,提出我国政治学的理论建构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在学术关怀上,剔除现有的政治学理论中隐含的意识形态霸权和知识偏见;二是在理论立场上,回到中国主体意识,重新审视建立理论的参照系。学者提出学术研究不能只是用中国现实证明西方理论的正确,而是应该用中国现实发展西方理论。因此,研究者有必要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践,提炼中国自身的学术概念。

在强调中国主体意识下,学者们普遍认为加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话语体系建设,需要有清晰的问题导向。其一,研究者要把政治学放到广阔的国际视野之下,把国家、政党、国际政治等核心议题作为政治学的重要研究主题。其二,从国内来看,研究者不仅要关注政体,而且要关注和研究国体。其三,中国处在一个大变革的时代,现有的知识体系难以回答和解决新的问题,因此,研究者需要关注中国政治发展的新问题与真问题,研究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形成回应重大问题的理论创新。

第三,注重话语表达的自觉性,提高概念和理论的生产能力。有学者认为政治学者需要实现政治学科的话语自觉,包括如下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政治话语的学理表达,通过学术话语表达政治实践;其二,学术话语的中国表达,通过学术概念,整合碎片化的学术表达,形成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其三,学术话语的创新表达,话语既具有穿越时空的普遍性,也具有特定时代的局限性,这就使得话语需要不断创新,准确表达时代的精髓;其四,学术话语的个人表达,学术话语不是人云亦云,而是独到的见解和创新,创新的知识生产要在学术平台上相互讨论,互相争鸣,通过知识生产整合碎片化的思考。

有学者认为建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话语体系,应该创造出基于本国国情之上的基础概念,提高政治学研究的概念、知识和理论的生产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理论谱系与知识体系。政治学的概念包括规范性概念和描述性概念。规范性概念是价值性的概念,反映了理论产生的社会情况,研究者运用基于西方价值之上的规范性概念来分析中国问题,可能会造成解释扭曲。描述性概念对中国的现实有一定的概括性,但是这些概念具有有限性,需要重构与发展。有学者指出,在概念重构上,研究者需要区分普遍性概念和特殊性概念,在接受普遍性概念的基础上,对基于中国国情所形成的特殊性概念进行反思和重构;区分分析性概念和实质性概念,分析性概念是基本概念,但是实质性概念需要重构。

 

作者:王清,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广州市,510275)

(责任编辑:孟令梅)

相关链接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 政治学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 邮编:100732